正文 第204章 第一百?? 夏完淳英勇就義(1 / 1)

◎文/李光輝

夏完淳是當之無愧的少年英雄,他不留戀美好時光,毅然選擇為國捐軀。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國曆史上少年英雄不勝枚舉,明末清初夏完淳就是一個很有民族氣節的少年英雄。

夏完淳幼時,曾師從張溥、陳子龍等知名學者,學得滿腹經文,同時又深受父親夏允彝等愛國誌士的影響,從小就懷有遠大抱負,經常思索救國救民的良策。

公元1645年,清軍南下,攻城略地。當時夏完淳隻有15歲,剛剛結婚不到一個月,就毅然離開新婚妻子,和父親、老師一起在鬆江一帶起兵抗清。

不久,清軍圍攻鬆江,夏允彝父子和陳子龍衝出清兵包圍,到鄉下隱蔽起來。清兵到處搜捕,還想引誘夏允彝出來自首。夏允彝不願落在清兵手裏,投到河塘裏自殺。他留下遺囑,要夏完淳繼承他的抗清遺誌。

父親的犧牲引起夏完淳萬分悲痛,也激起他對清朝的仇恨。他和陳子龍秘密回到鬆江,準備再組織起義軍。過了一年,陳子龍也被清軍逮捕。陳子龍不願受辱,在被押解到南京的船上,掙脫繩索,跳河自殺。

夏完淳正在為失去他的老師而悲痛,因為叛徒告密,他自己也被捕了。清軍派重兵把他押到南京。

夏完淳在監獄裏被關押了80天。他給親友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詩篇和書信。死亡的威脅並沒有使他恐懼,他感到傷心的就是沒有實現他保衛民族、恢複中原的壯誌。

對夏完淳的審訊開始了,主持審訊的正是招撫江南的洪承疇。洪承疇知道夏完淳是江南出名的“神童”,想用軟化的手段使夏完淳屈服。他問夏完淳說:“聽說你給魯王寫過奏章,有這事嗎?”

夏完淳昂著頭回答:“正是我的手筆。”

洪承疇裝出一副溫和的神氣說:“我看你小小年紀,未必會起兵造反,想必是受人指使。隻要你肯回頭歸順大清,我給你官做。”

夏完淳假裝不知道上麵坐的是洪承疇,厲聲說:“我聽說我朝有個洪亨九(洪承疇的字)先生,是個豪傑人物,當年鬆山一戰,他以身殉國,震驚中外。我欽佩他的忠烈。我年紀雖然小,但是殺敵報國,怎能落在他的後麵。”

這番話把洪承疇說得啼笑皆非,滿頭是汗。旁邊的兵士以為夏完淳真的不認識洪承疇,提醒他說:“別胡說,上麵坐的就是洪大人。”

夏完淳“呸”了一聲說:“洪先生為國犧牲,天下人誰不知道。崇禎帝曾經親自設祭,滿朝官員為他痛哭哀悼。你們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汙辱忠魂!”

說完,他指著洪承疇罵個不停。洪承疇被罵得臉色像死灰一樣,不敢再審問下去,一拍驚堂木,喝令兵士把夏完淳拉出去。

公元1647年9月,17歲的少年英雄在南京英勇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