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華偉
處順勢而豪氣衝天,固然可貴;處逆勢而沉著堅定,更屬難能。
崇禎帝在煤山上吊自殺的消息傳到明朝陪都南京,南京的大臣們一片慌亂。他們立了一個逃到南方的皇族、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立了一個政權,曆史上把它叫做南明。南明政權的兵部尚書史可法做了督師。他以身作則,跟兵士同甘共苦,受到將士們的愛戴。
沒多久,清軍在多鐸帶領下,大舉南下,直逼揚州。史可法發出緊急檄文,要各鎮將領集中到揚州守衛。但是過了幾天,竟沒有一個發兵來救。史可法知道,隻有依靠揚州軍民,孤軍奮戰了。
清軍到了揚州城下,多鐸先派人到城裏向史可法勸降,一連派了5個人,都被史可法拒絕。多鐸惱羞成怒,下令把揚州城緊緊包圍起來。
揚州城危急萬分,城裏一些膽小的將領害怕了。第二天,就有一個總兵和一個監軍背著史可法,帶著本部人馬,出城向清軍投降。這一來,城裏的守衛力量就更薄弱了。
史可法把全城官員召集起來,勉勵他們同心協力,抵抗清兵,並且分派了守城的任務。他分析一下形勢,認為西門是最重要的防線,就親自帶兵防守西門。將士們見史可法堅定沉著,都很感動,表示一定要和督師一起,誓死抵抗。
公元1645年4月19日,史可法決定親去揚州西門督戰。臨行前,他給自己的母親和妻子寫了訣別信,並且很鄭重地認心腹部將史德威為義子,並讓他代自己向母親行孝。一切安排就緒,史可法就義無反顧地走向戰場。
這時,多鐸命令清兵沒日沒夜地輪番攻城。揚州軍民奮勇作戰,把清兵的進攻一次次打回去。清兵死了一批,又來了一批,形勢越來越危急了。多鐸下了狠心,開始用大炮攻城。他探聽到西門防守最嚴,又是史可法親自防守,就下令炮手專向西北角轟擊。炮彈一顆顆在西門口落下來,城牆漸漸塌下,終於被轟開了缺口。
史可法正在指揮軍民堵缺口,大批清軍已經蜂擁著衝進城來。史可法眼看城已經沒法再守,拔出佩刀往自己脖子上抹。隨從的將領們搶上前去抱住史可法,把他手裏的刀奪了下來。史可法還不願走,部將們連拉帶勸地把他保護出小東門。這時候,有一批清兵過來,看見史可法穿的是明朝官員的裝束,就吆喝著問他是誰。
史可法怕傷害別人,就高聲說:“我就是史督師,你們快殺我吧!”
公元1645年4月,揚州城陷落,史可法被俘後,多鐸親自審問他。多鐸想引誘史可法投降,然而史可法斷然拒絕,他在敵人麵前再一次表示了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多鐸見史可法拒不投降,遂將他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