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於謙為官清廉,為將勇敢。他堅守京城,堅決與敵決戰,終於保衛了京城,迎來了國家的安全和百姓的平安。
於謙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他自小有遠大的誌向。小時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畫像。於謙十分欽佩文天祥,把那幅畫像掛在書桌邊,並且題上詞,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學習。
這一年,瓦剌50萬大軍壓境,俘虜了明英宗,京城告急。於謙毅然擔負起守城的重任。瓦剌首領也知道明朝決心抵抗瓦剌,就以送明英宗回朝為借口,大舉進犯北京。
這一年10月,瓦剌軍很快打到北京城下,在西直門外紮下營寨。於謙立刻召集將領商量對策。大將石亨認為明軍兵力弱,主張把軍隊撤進城裏,然後把各道城門關閉起來防守,日子一久,也許瓦剌會自動退兵。
於謙說:“敵人這樣囂張。如果我們向他們示弱,隻會助長他們的氣焰。我們一定要主動出兵,給他們一個迎頭痛擊。”接著,他分派將領帶兵出城,在京城九門外擺開陣勢。
於謙在城外把各路人馬布置好後,他親自率領一支人馬駐守在德勝門外,叫城裏的守將把城門全部關閉起來,表示有進無退的決心。並且下了一道軍令:將領上陣,丟了隊伍帶頭後退的,就斬將領;兵士不聽將領指揮,臨陣脫逃的,由後隊將士督斬。
將士們被於謙的勇敢堅定的精神感動了,士氣振奮,鬥誌昂揚,下決心跟瓦剌軍拚死戰鬥,保衛北京。
這時候,各地的明軍接到朝廷的命令,也陸續開到北京支援。城外的明軍增加到22萬人。
明軍聲勢浩大,戒備森嚴,也先發動幾次進攻,都遭到明軍奮勇阻擊。城外的百姓也配合明軍,跳上屋頂牆頭,用磚瓦投擲敵人。經過5天的激戰,瓦刺軍死傷慘重。
由於遭到嚴重損失,又怕退路被明軍截斷,瓦刺軍不敢再戰,就帶著明英宗和殘兵敗將撤退。
於謙等明英宗去遠了,就用火炮轟擊,又殺傷了一批瓦刺兵。北京城保衛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瓦刺軍失敗後,知道扣住明英宗也沒有用處,就把明英宗放回北京。
然而,明英宗複位後,對於謙在他被俘流亡的時候,幫他弟弟即位稱帝,心裏本來有氣,再加上奸臣的調唆,竟給於謙加上個“謀反”的罪名,把於謙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