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控製、經理薪酬與資本投資》與《高級管理層薪酬在公司資本投資決策的治理效應》的比較分析
經濟視野
作者:屈單婷
摘 要:對2007年、2012年在經濟研究和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發表的兩篇論文進行比較分析,並指出它們各自的優勢和不足。
關鍵詞:比較分析
一、《政府控製、經理薪酬與資本投資》
包括(一)引言;(二)製度背景和理論分析;(三)研究設計;(四)實證結果及分析;(五)研究結論。
文獻綜述:作者對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從而得出結論:認為設計良好的經理薪酬契約是協調經理行為和股東目標的主要機製之一。(1)提出問題:實踐中經理的薪酬激勵是否發揮了治理效應?(2)提出本研究的創新點:考察管理層激勵在實踐中的效應(即管理層薪酬在做出資本投資決策時的治理效應)。
1.製度背景和理論分析
(1)代理、薪酬契約和資本投資。在這裏,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剝開,最後提出問題:薪酬契約應該如何設計才能實現其作用?
(2)中國製度背景下薪酬契約對資本投資的影響。首先介紹了國有企業安排經理薪酬的製度背景:年薪製是最主要的薪酬體製,而從2006年開始,股權激勵體係也開始運行。其次,討論了政府控製、經理薪酬對資本投資的影響。最後文章希望通過第三部分的實證研究對以下兩個問題進行檢驗:①當存在薪酬管製時,經理層為了自身的利益會如何進行資本投資決策以及是否影響投資效率?②國有企業的薪酬契約對資本投資的影響與私有產權控製的公司的薪酬契約對資本投資的影響是否不同?
2.研究設計
運用2000年~200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構建模型,進行回歸估計,以驗證經理薪酬對投資過度和投資不足程度的影響。
3.實證結果及分析
(1)變量估算結果和描述性統計顯示了國有企業薪酬管製現象的存在。同時支持之前的理論分析,即過度投資與經理薪酬成負相關:經理薪酬越低,過度投資程度越高。而幾乎沒有證據支持投資不足是由經理薪酬過低引起的。
(2)政府控製、經理薪酬與投資過度的回歸結果顯示:“薪酬契約的失效將導致經理層做出有利於自身利益的決策”這一假說是成立的。
(3)政府控製下,經理薪酬對投資不足的影響。回歸結果又一次反駁了較低的經理薪酬導致投資不足的假說。
(4)敏感性分析。對上述結論進行穩健性檢驗,認為前文的結論無差異。
5.研究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提出結論並指出文章的不足。上市公司的經理薪酬過低會使經理層產生機會主義行為,從而可能會導致其推卸責任,也可能會投資過度。而經理薪酬低導致的投資不足並不成立。文章的不足在於隻考察了管理層薪酬的貨幣薪酬體製,而沒有涉及到股權激勵對資本投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