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產能過剩對於經濟的影響作用分析(2 / 2)

2.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

我國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合理。

首先是地方政府幹預能力強,主要表現在地方投資和經濟增長兩方麵。地方政府為了實現經濟的增長,直接幹預企業的投資項目,與其他地區之間形成惡性的投資競爭,而地方政府又難以解決銷路問題,就必然導致使產能擴張難以抑製。地方的行政色彩太濃厚,有些地區甚至采取一些貿易保護和貿易壁壘政策,以保證本地區的企業能夠順利的實現地區的經濟增長。

其次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很多企業為了與同行競爭,采取不斷加大資源投入和產出的數量,把重點放在價格競爭上麵,而自身的創新能力卻顯得薄弱,生產出來都是技術含量低的,這樣由於打價格戰,創新能力不足,這樣也會導致產能過剩。

再次是產業內部的集中度不高。我國的許多企業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沒有實現資本和品牌的有效集中、兼並重組,許多中小企業自己在麵臨市場的風險時,隻能隨大流而行,當真正遇到了問題,隻能孤立無援。企業數量多的結果往往是產業競爭過度,大搞價格戰,擴大銷量,造成產能過剩。

三、產能過剩對於經濟的影響作用分析

1.產能過剩導致物價下跌,通貨緊縮

眾所周知,產能過剩時,市場上的產品眾多,商家為了收回產品成本,保證企業資金的正常運轉,必然會拋售自己的產品。而一旦市場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必然導致產品的價格持續下跌,國內的貨幣升值,出現通貨緊縮現象。這是市場經濟中最常見的一種現象,過度的通貨緊縮不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

2.產能過剩會導致國內經濟低迷

產能過剩會使得企業的投資成本難以達到自己的預期,很多企業的產品難以完成產品的銷售,又難以收回投資成本,難以再次進行擴大再生產,很多企業隻能被迫停產或者停工,等待市場環境的好轉。這就使得國內的企業發展低迷,經濟蕭條。

3.產能過剩會給企業帶來損失

當國內市場的產品供大於求時,許多產品出現了滯銷,或者低價流出了國內,這就會導致產品低於自身的成本出售,產品自身包含的人力資源、自然資源,沒有充分的得到價格上的認可,對於我國的企業來說,也會遭受到較大的損失。

四、總結

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中,產能過剩現象也是時有發生,產能過剩會給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在解決產能過剩這一現象時,需要以市場經濟為基礎,同時也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進行指導,從而有效協調產業經濟的發展,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國高.我國工業產能過剩的測度、預警及對經濟影響的實證研究[C].東北財經大學.2012

[2]楊瑩.新興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研究——以我國多晶矽產業為例[D].天津商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