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1 / 2)

淺析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

經濟視野

作者:李長江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的消耗日益嚴重,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引起了各國政府極大的關注。如何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展經濟成為了首要解決的問題。發展低碳經濟是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一矛盾問題的有效途徑。因為這種經濟發展模式降低了碳排放,有利於大氣的淨化。本研究從低碳經濟的現狀、低碳經濟的要素和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措施等方麵。

關鍵詞:低碳經濟;發展;戰略

一、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的必要性

1.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現狀。自從人類社會產生以來,我們就一直不斷地在向自然索取資源,尤其是經曆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蒸汽時代以來,我們對資源、能源的消耗越來越大,因此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從前的碧水藍天已經被漫天的風沙和渾濁的江水所替代。過去我們常說“人定勝天”,但事實證明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和自然界和睦相處,而不是戰勝自然。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意識到了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都在大力扶持低碳經濟的發展,但也隻有少數一些的發達國家掌握了低碳經濟的尖端技術。我國在低碳經濟領域起步較晚,存在研發和創新能力有限,總體技術水平偏低等突出問題,這正是我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最大挑戰。雖然聯合國一再通過各種方式倡議發達國家將低碳技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但由於其中牽涉到利益問題,很難協調執行到位。因此,也就意味著我國低碳技術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為什麼要發展低碳經濟。低碳技術目前在我國發展尚不成熟,我國的經濟增長仍然大部分的在依賴能源的消耗。優先發展低碳經濟必然會使目前的經濟增長模式水土不服,出現經濟回落現象。但為了使日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目標相適應,為了子孫後代的生存和幸福著想,則必須積極向低碳經濟領域拓展。究其原因在於:全球氣候變暖是由於大量的高碳化石能源消費排放的二氧化碳破壞了地球大氣的碳平衡,而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我國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發展低碳經濟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必然選擇和有效途徑。因此我國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要想突破現階段經濟發展的瓶頸就必須借鑒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成功經驗,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低碳經濟發展之路。

二、低碳經濟的發展要素

低碳經濟是指一個經濟係統隻有很少或者沒有溫室氣體排出到大氣層。低碳經濟可讓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有一個適當的水平,避免劇烈的氣候改變,減少惡劣氣候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因濃度過高的溫室氣體會引致災難性的全球氣候變化,會給人類帶來負麵的影響。發展低碳經濟應注意以下三大關鍵要素,一是努力降低單位能源消費量的碳排放量( 即碳強度) 。二是有計劃地實現經濟與碳排放錯位增長,加大能源替代、發展低碳能源和無碳能源控製經濟體的碳排放彈性。 三是逐步改變大眾的高碳消費傾向和碳偏好,實現低碳生活。這些都是衡量低碳經濟發展成果的關鍵因素。

三、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措施

1.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目標定位明確。全球範圍的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這一問題,我國亦如此。發展低碳經濟要求我國的各級政府部門轉變觀念,樹立優先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目標,使低碳經濟的發展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將發展低碳經濟列入到經濟發展的總體部署中,政府在政策與資金上都給予適當的支持。與此同時,要加強對低碳經濟的的宣傳,強調發展低碳經濟的好處。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公職人員率先做出表率,從而提高全民的節能保環意識,使低碳生活成為趨勢。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事業,提倡少開私家車,推廣節能家電的應用等手段,促進人民群眾的消費方式向節能型轉變,加快低碳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