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回答。愛因斯坦也不能回答。這是同相對論有關的一個假想的實驗,愛因斯坦已經在朝著相對論的路上走。他依舊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夢。
但是父親的經濟情況越來越槽,愛因斯坦不得不靠幾個舅父的接濟生活。每月1萬法郎的生活費還要省下20法郎,因為他已經脫離了德國國籍,而要成為他所希望的瑞士公民,還要勤緊褲帶,湊出1000法郎的入籍費。
像許多取得偉大成就的科學家們一樣,愛因斯坦的青年時代也是在勤奮學習中過著一種艱苦卓絕、英雄主義的生活。他租的那間鬥室,書桌上、椅子上、床上,到處攤滿了書,房東太太看了直搖頭。書,書,到處是書!讀書,讀書,直讀到眼睛發花頭發昏,直讀到肚子嘰哩咕嚕叫,才到小巷裏的那幾家小飯館、小咖啡館去胡亂吃點東西。有時候,幹脆三頓並作兩頓,因為頭腦比肚子更饑餓。
愛因斯坦在十二歲的時候,就已經決定獻身於解決“那廣漠無垠的宇宙”之謎。十五歲那年,愛因斯坦被學校開除。由於沒有拿到畢業證書他進不了大學。十七歲時,在一位親戚的資助下,愛因斯坦才考進蘇黎世工業專門學校。在這所學校裏,他把自己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於物理實驗,研究理論物理學和哲學問題。即使是學習物理學,他也是走自己的路,進行自己的思考,而從不盲從,這為他日後從事理論物理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是,對於愛因斯坦來說,殘酷的現實卻是畢業就等於失業,正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突然被所有的人遺棄了,手足無措地麵臨著人生。”沒有人願意給他一份工作做。為了能夠活下去,他艱苦奔波忙碌著,代課、給人家做家教。
貧窮隻能使人餓死,卻不能把人嚇死,他沒有中斷自己心愛的物理學研究活動。
1905年初,愛因斯坦在《物理學》雜誌上連續發表了五篇論文,這些論文中所提出來的觀點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宇宙觀。愛因斯坦始終沒有停止自己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每天下班一回到自己住在頂樓的家,就立即坐在桌邊。他麵前放著一堆亂紙,右手拿著一本書,左手耐心地搖著一輛童車——那時,他的兒子已經來到這個令人歡喜令人憂的世界了。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從根本上改變了作為人類思考基本要素的時間和空間的陳舊概念。他認為,如果對於一切參照係,光速是不變的,而且一切自然規律都是相同的,那麼可以發現,時間和空間都是相對於觀察者的。
對牛頓的經典物理學進行了全盤否定之後,愛因斯坦提出了全新的時間空間和運動概念,並經過複雜的數學推導和運算,最終導出了一係列重要的狹義相對論結論。當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的觀點時,年僅二十六歲。一個毛頭小夥子,竟然把支配物理科學二百年之久的牛頓物理學大廈給徹底摧毀了,整個世界為之嘩然、愕然!
愛因斯坦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肩上所擔負的神聖使命,更加全神貫注地去完成他的廣義相對論。為了研究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多年以來沒有規律的生活,給他的身體造成了巨大傷害,肝炎和胃病幾乎要把他給摧垮了。
愛因斯坦以為自己得了癌症,於是,他更加自覺地抓緊一切時間,真是達到了不吃飯不睡覺的地步。為了研究,他把自己關在一間小閣樓裏,把門從裏麵反鎖著,不讓任何人打擾,隻是到了黃昏時分,他才出去放放風。兩個星期之後,愛因斯坦麵無血色地從小閣樓裏走了出來,手裏抱著一疊厚厚的文稿,大聲地向世界宣布:我研究出來了!就這樣,廣義相對論誕生了。
1916年,在《物理學》雜誌上,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一文。
諾貝爾物理獎金獲得者馬克斯·玻恩把廣義相對論看做是“人類關於大自然的思想的最偉大的成就,是哲學的深度、物理學的直覺和數學的技巧的最驚人的結合”。相對論不僅僅是一條物理學理論,引發了古老物理學的一場大地震,而且改變了人們認識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對開創物理學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新紀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愛因斯坦從廣義相對論出發,作了一些偉大的科學預言,有的已經被觀測所證實,比如水星近日星的進行,光譜線的引力紅移和引力場中光的彎曲。水星是我們所知道的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每繞太陽公轉一周,離太陽最近那一點的位置就有些改變,這種現象稱做水星近日星的進動。愛因斯坦根據廣義相對論解釋了當時人們不能圓滿解釋的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