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第二個預言就是,引力場很強的恒星發出的光譜線向紅端(波長比較長的一端)推移。1924年,在天文觀測中證實了有引力紅移現象。愛因斯坦還根據廣義相對論,提出了關於宇宙的有限無邊模型,推動了宇宙學的發展。
廣義相對論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人類曾經做出過的最偉大的科學發現。正像科學史家認為16世紀下半葉是牛頓的時代那樣,人們常把20世紀的上半葉看成是愛因斯坦的時代。因為他的相對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幾乎整個20世紀物理學的創造曆程都有他的巨手在指引方向。
閱讀點睛:牛頓和愛因斯坦是世界科學界的兩大巨人,他們的成功都是從自己的理想而起的,然後一年如一日,將全部的身心鋪在了自己所愛的事業上。我們看到了他們的成功,更應看到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沒有艱辛的付出,哪裏換來巨大的成功?
華羅庚:苦盡甘來的書呆子
劉東偉
華羅庚,著名數學家,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等多方麵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被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
華羅庚自幼矮小,出生於一個小商人家庭。一家人靠父親的雜貨鋪維生。
華羅庚原來也是個調皮、貪玩的孩子,但他很有數學才能。有一次,數學老師出了一個中國古代有名的算題--有一樣東西,不知是多少。3個3個地數,還餘2;5個5個地數,還餘3;7個7個的數,還餘2。問這樣東西是多少?--題目出來後,同學們議論開了,誰也說不出得數。老師剛要張口,華羅庚舉手說:"我算出來了,是23。"他不但正確地說出了得數,而且算法也很特別。這使老師大為驚詫。
12歲上,華羅庚在金壇縣城中學讀書。他的數學老師姓王,在當地小有名望。王老師不但是位教育家,還經常翻譯一些外國著作。有一次,王老師布置了幾道數學題,等學生們交上作業後,王老師發現華羅庚不但沒有認真解答,反而把習題劃的亂七八糟。王老師是個嚴肅的人,他正要動怒,突然又發現,那些習題的數字雖然經過了塗改,符號也和以前不同了,卻變成了一些更高深的習題。王老師心裏一驚,開始對這個胡鬧的學生注意起來。
一晃,初中生涯結束,華羅庚畢業回家了。因為家境貧寒,華羅庚無法繼續讀下去,隻好每天在父親的小雜貨鋪裏幫忙。
一次金壇中學校慶。坐在王老師身邊的一位老師,突然歎息一聲。王老師問他,你歎息什麼。那老師說,想我金壇,畢竟是個小縣,不知多少年後,才能培養出一個人才來,這樣的慶典又何必呢,不搞也罷。王老師心中閃過一道亮光,他突然想起了華羅庚,忍不住說,我想就要有了。老師們都問,你說的人是誰?王老師說,華羅庚。
老師們都笑了,他們誰也不會相信。
校慶過後,王老師去了華羅庚的雜貨鋪。當王老師看到,華羅庚正穿著補丁衣服,站在櫃台後,用熟練的商業語言和顧客交流時,他心中的亮光忽地滅了。
難道是自己看錯了人嗎?王老師走到華羅庚對麵坐下來。
華羅庚認出了王老師,說,您要買些什麼?王老師沒有說話,隻是看著他。華羅庚又問了幾句,見王老師仍不說話,就去忙了。
華羅庚忙完,見王老師還在盯著他。他發現,王老師的眼神很複雜,有期翼,又有失望。華羅庚問,王老師,你不是來看我的吧?王老師說,是的,我就是要來看看你,還是不是我心中的樣子。華羅庚問,我在您心中是什麼樣的?王老師說,我心中的你是條即將騰空的龍。華羅庚熱血沸騰,突然抓住王老師的手,嘴唇顫抖著,過了一會兒,又歎聲說,王老師,我沒有錢,沒法繼續讀高中。王老師說,你會成功的,我相信你,隻要努力,你會讓自己證明一切。說著,王老師從懷裏一本《代數》,一本《微積分》,遞給華羅庚。華羅庚如獲至寶。
從此,他一邊做生意、算帳,一邊學數學。有時看書入了神,人家買東西他也忘了招呼。傍晚,店鋪關門以後,他更是一心一意地在數學王國裏盡情漫遊。一年到頭,差不多每天都要花十幾個小時,鑽研那些借來的數學書。有時睡到半夜,想起一道數學難題的解法,他準會翻身起床,點亮小油燈,把解法記下來。正在這時,他卻得了傷寒病,躺在床上半年,總算撿回了一條命,但左腳卻落下了終身殘疾。在貧病交加中,華羅庚仍然把全部心血用在數學研究上,他永不放棄心中的追求,無論日子多麼艱難,就像他後來自己說的:“那正是我應當接受教育的年月,但一個‘窮’字剝奪掉我的夢想,在西北風口上,擦著鼻涕,一雙草鞋一支煙,一卷燈草一根針地為了活命而掙紮……”
1930年春,華羅庚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科學》雜誌上發表,引起了時任清華大學數學係任主任的熊慶來教授重視,不久,華羅庚便去了清華。在清華,除了工作,華羅庚仍繼續自學課程,還自修了英文、德文。1936年,華羅庚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1938年,他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華羅庚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教授,直到1950年,華羅庚才回到祖國,曆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數學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全國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化學部副主任、副院長、主席團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係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