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成年人眼中的世界是大不一樣的,尤其是童年時期,世界對於他們來說就像一個變幻莫測的萬花筒,什麼都是神秘的,什麼都是好玩的,什麼都值得一試,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無所事事、虛度光陰,正是在這些嚐試中,孩子們知道了自己的興趣,了解了自己的能力,並逐步確定了自我發展的方向,對孩子一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每個孩子都有自我發展的理想,有自我成長的心理需求,做父母的就是要在孩子年幼的時候了解孩子成長的心理需求,陪伴他們去尋找、去嚐試、去選擇,去發現和成就孩子的真我,引導他們走向成功與幸福人生的階梯。
禪意父母
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了解什麼是自己的需求,什麼是孩子的需求才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為理想中的自己。當然,辨別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父母必須克服自己的欲念,與自己的真心坦誠相待。隻有了解了自己和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夠給予孩子真愛的祝福,與孩子一起修築發展的廣闊空間,而不是給孩子和自己加上沉重的思想負擔。
成績放榜,家長別緊張
有一次,石屋禪師和一個偶遇的青年男子結伴同行。天黑了,
那個男子邀請禪師去他們家過夜,對他說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過夜,明日一早再行趕路。”
禪師向他道謝,與他一同來到了他家。半夜的時候,禪師聽見有人躡手躡腳地來到了他的屋子裏,禪師大喝一聲:“誰!”
那人被嚇得跪在地上,禪師揭去他臉上蒙著的黑布一看,原來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男子。
“怎麼是你?哦,我知道了,原來你留我過夜是為了這個!我一個和尚能有多少錢!你要幹就去幹大買賣!”
那男子說道:“原來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麼幹大買賣嗎?”他的態度是那麼懇切,那麼虔誠。
禪師看他這樣,對他說道:“可惜呀!你放著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不去學,卻來做這樣的小買賣。這種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你想要嗎?”
“這種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在哪裏?”
禪師突然緊緊抓住男子的衣襟,厲聲喝道:“它就在你的懷裏,你卻不知道,身懷寶藏卻自甘墮落,枉費了父母給你的身子!”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這個人從此改邪歸正,拜石屋和尚為師,後來居然成為一名著名的禪僧。
每個人都有寶藏在自己的懷裏,終生享用不盡。隻不過大都像那位青年人不明白最大的寶藏就是自己。
每到期考放榜,孩子緊張,家長也緊張,一張成績單成了孩子與父母的晴雨表。在當今社會生存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誰都可以理解,但客觀事實是並非每個孩子都能成“龍”成“鳳”。得了第一固然可喜,但是無論什麼學校,第一名隻有一個,何況得了第一並不見得就是最優秀的,隻能說明此時此次的卷麵學習狀況。
所以,父母不要因為孩子一時成績不好,就認為孩子沒有前途,認定他將來無路可走,這是錯誤的想法,這種想法不僅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是對孩子能力的全麵否定,會造成孩子的自卑感以及對自我的正確判斷。這種傷害也許會長久籠罩在孩子心頭,甚至伴隨孩子的一生。當孩子成績不好、退步時,父母既不要恐嚇孩子,斥責孩子,也不要拿減少孩子運動時間和才藝學習作為懲罰,因為這樣並不能提高孩子的分數,反而使孩子連發展其他能力或技能的機會都喪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