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以德報德
在現實生活中,以德報怨的人大有人在;而我們采取同樣的方法以德報怨,是沒有疑義的。別人幫助了我們,我們自然要回報人家,這是做人最起碼的常識。而那種以牙還牙的方法,別人傷害了我,我也要報複他,這未免顯得我們和那些人一樣低劣了。當別人傷害侵犯了我們,既不以怨報怨,因為那樣就降低了自己的水平;也不以德報怨,因為那會使得這個世界沒有是非,甚至可能助長罪惡。以直報怨,就是用正直的態度來對待怨恨。以直報怨,這裏包含著道義的譴責,包含著不降低自己水準與對方混戰的尊嚴,包含著既正義凜然又克製的沉默,還包含著一如既往誠信待人的基本信條。
感恩教育的基本內容
以德報德是真、善、美的集中體現。歌手叢飛資助貧困山區兒童讀書和受資助的兒童對他的真情關心就是以德報德的典例。以德報德,讓世界充滿愛,是文明社會的完美體現,是人們共同的追求和心願。她包含著高尚的品德,包含著良好的習慣,包含著一種責任,包含著人格的尊嚴。
根據學校的特點我們建議同學們要做好以下幾點:
1.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
要對自己的父母感恩。因為他們不僅賜予孩子生命,更把孩子養育成人。父母起早摸黑掙錢供養孩子讀書,把孩子養大成人,非常不容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幫助學生樹立一種正確的消費觀。孩子要對父母感恩,就不應該貪得無厭地索求他們的付出。
感激父母是最起碼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父母都不愛,又怎麼可能愛同學、愛社會。通過感激父母教育,讓學生體悟來自父母無私的愛;知道父母給他們每筆錢背後的艱辛;引導學生樹立責任意識,自立意識,克服奢侈、攀比、享樂等毛病;懂得關愛父母,孝敬父母,感激父母。
開展孝敬父母教育活動的意義:
首先,有利於解決目前家庭倫理道德中存在的缺陷問題,可以有效地解決中國進人老齡社會麵臨的嚴重社會問題。因為家庭養老在國家社會保障水平較低的條件下,“養兒防老”仍是絕大多數老人晚年生活的主要依靠形式,特別是在農村。
其次,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隻有家庭穩定才能社會安定,而孝道在維係、穩定家庭具有任何其他道德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倡“孝順”,一是範圍小,限於家庭,十分具體;二是孝順的對象是雙親,與每個人的關係密切;三是鄰裏友好、親戚同事之間,易於彼此輿論監督,道德評價,非常直接。總之,“孝順”能有力地把家庭道德建設提到一個新水平。家庭精神文明水平高了,必然進一步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改觀,從而切實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水平。
最後,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孝敬父母,一般情況下在社會上是遵紀守法,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夠自覺控製自己的行為。他們不願意因自己的不負責任累及父母、家庭。這樣的人多了,整個民族的文明素質也就提高了,社會環境也就安定和諧多了,也必然能進一步促進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
“感謝父母養育我”活動舉例:
(1)布置愛心家庭作業。a.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b.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c.給父母打一次電話,送去一聲問候;d.給父母捶捶背、搓搓手;e.為家裏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2)開展征文活。a.《我的父親母親》;b.《寫給父母的話》c.《父母的手》d.《還給父母一個吻》e.《父母的相冊》
(3)舉行主題隊會。“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a.將自己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b.計算學習投資的成本;c.假定自己畢業後的收入,計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報父母。
2.感激老師的培育之恩
要對自己的老師感恩。因為老師不僅賜予了學生知識,更是教會了學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師們春風化雨式的教育解開了學生成長路上的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