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習慣六:感謝別人的幫助(1)(1 / 3)

培養傑出青少年七個習慣的方法

對一切來自他人的幫助都心存感激,對一切妨礙他人的行為都心存愧疚,這是一個人從小就應養成的良好習慣。倘若每個人都能真誠地感激他人的幫助,自覺養成感恩他人、感恩社會的習慣,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充滿溫暖、充滿陽光、充滿希望。如果你要想得到更多的玫瑰花,那就趕快去種植更多的玫瑰樹吧!

感謝別人的幫助,做學會感恩的人

著名歌手叢飛出生在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田莊台鎮一個貧困的家庭。為了讀書上學,他撿過垃圾,賣過冰棍,當他讀到初中二年級時,因家裏交不起學費不得不離開了心愛的校園。

好學的叢飛雖然離開了校園,卻一邊幹活掙錢,一邊學習聲樂藝術,經過刻苦的努力終於考入了沈陽音樂學院聲樂係。後來,他又被著名歌唱家郭頌收為弟子,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出風格,被郭頌稱為“中國最美麗的男高音”。

2001年叢飛在四川成都參加一場為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慈善義演,觀眾席上坐著幾百名因家窮輟學的孩子,這一下子勾起了叢飛自己那段童年輟學的痛苦回憶。表演結束後,叢飛把自己身上的2400元全部投進了捐款箱,成為當天捐款最多的人。

從那一刻起,他下定了決心,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資助那些麵臨輟學的孩子們。從此,他開始了慈善義演和認養貧困失學兒童的愛心之旅。他先後20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山東等貧困山區舉行慈善義演,為當地的失學兒童籌集學費。同時,他還先後認養了178個失學兒童,不但給他們提供學費,還負責他們的生活費,叢飛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爸爸”。

叢飛為了多賺錢給孩子寄學費,每天超負荷地工作,慢慢地他患上了嚴重的胃病。為了多參加演出,每次胃病發作他都是吃點止痛藥,有時是一邊吃藥一邊演出。

叢飛先後一共向178個孩子捐了300多萬元,為此,他欠下了17萬元的外債。2005年5月叢飛終於病倒了,被急救車送往醫院搶救,可醫院當時要叢飛交8000元住院費,而叢飛當時連2000元都沒有,誰能相信作為著名歌唱家,竟然連給自己看病的錢都拿不出來。叢飛隻好出了院。

深圳市人民醫院得知叢飛的愛心故事後,深受感動,立即一路綠燈給叢飛提供了最好的治療條件。醫院的診斷報告對於叢飛和愛人來說,不啻於晴天霹靂,他患了晚期胃癌。可當時他才36歲呀!

病床上的叢飛每天都能收到來自各地資助學生寄來的信,看信讀信是他最大的樂趣和享受。孩子親切地把他成為“爸爸。”

“爸爸:我要告訴您一件事,我從小就沒有見過大海,我很想去看大海,等您病好了,等我大學畢業,我要和您一起去看海。爸爸請您放心,我會努力學習的,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是貴州省織金縣羅燕豔信中的話,她正在織金縣一中讀高二。

“叢飛的資助讓我們懂得了上帝在最初並不薄待任何人,他總是給人相同質量守恒的人生,關鍵在於你的需要,你要多一點世俗的幸福,那麼精神的愉悅就會酌情遞減,反之亦然。”湖南省漢壽縣《滄浪》主編胡詩詞這樣評價叢飛。胡詩詞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症,他累計接受叢飛捐助達到84000元,他實現了上大學當作家的夢想。當他得知叢飛患癌症住院治療後,專程從漢壽縣前來探望。

病榻上,叢飛仍然惦念著貧困山區的那一百多個孩子,惦念著他們這學期的學費還沒有交上。2005年5月,他把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留下3個療程的化療費用後,拿出2萬元錢寄給了貴州織金縣貧困山區的學校。他吃力地給貴州的山區的“兒女們”錄下了一段話:“孩子們:爸爸不能親自來看你們了,但爸爸很想念你們,希望你們能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