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千人千麵左右逢源(2)(2 / 3)

在女性方麵,由於警戒心較強,所以從其臉部、特征、個性、優點等方麵談起,乃至興趣的討論,如此一來便很容易進入情況了。

1.使交談順利進行的竅門。

當然過於細密的事前調查也是不好的。隻要掌握住重點即可。盡可能地事先準備約三項問題,作為填補交談當中出現的停頓空隙,使交談順利地接連下去。而且,此時您必須裝出一副不知詳細情形的樣子,而傾聽對方的說明。

一說到推銷,很容易馬上聯想到要談些有關商品的話題,但是正確要領應該是:一開始得先聽對方說,然後再談商品。在談商品的話題當中,您得反過來掌握住由對方所提出質詢下的氣氛,也就是“不插嘴,先聽聽”。

第二便是要掌握住您與對方間的“共同話題”,這話題也是盡可能越普通越好。

“黃先生,聽說您籍貫是廣西啊!我太太也是廣西人……”“噢!真巧,是廣西的哪個地方?”

這時您一定要小心的便是在交談當中,不能將黃先生的家位於貧窮的村落,而自己的太太則在大戶人家中出生等話語毫不考慮地說了出來。

“此地的陳東升先生,是小學時高我三屆的學長。”這類說法在小公司裏,職員們彼此間都完全熟悉對方名字時才可以;而若像是在地方上擁有很多家分店、分社或支局的大公司或國家機關,像這類的說法便不適用了。若是明知陳先生身居重要職位,沒有任何人會不認識的,這時則另當別論,而在這種情形下,對方多半隻會“噢———”一聲地答複您;而當陳先生本身是個吊兒郎當的職員時,您也一定會被人當作是個吊兒郎當的人來看。

第三就是拿四周的景物當作話題。

“陳太太,方才我要進門的時候,看到門邊開著的小白花是什麼花呢?”

“這家公司的建築物還很新,是什麼時候建的呢?”無論如何反正最先都是要聽對方說的。一旦沒什麼話可說時,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而此時即使是說些無傷大雅的假話也行。

“總覺得好像在哪兒見過您,在一看到您那一刹那,突然有種印象……卻一時想不起來。”

“是什麼時候見過我的?”

“嗯……好像是在舞會裏……”

“不可能的,我從未去過像舞廳這類場所。”

“那麼……可能是在某人的結婚典禮上吧!”

“不,最近我也未參加這種典禮。”

“這麼說……可能是在XX地方……總之……我隻記得當時您打扮得很漂亮就是了。”

“啊!那今天這種裝束實在很抱歉,哈哈。”

而相反地若是先由對方開口說出時,隻要是確定這些話都毫無憑據可查時,您便可因而順利搪塞過去了。

“我好像在哪兒見過您……”

“嗯!啊!就在昨天,在哪個地方,我當時正感到身體有點不適時,哈哈……”

像這樣對話亦可。雖是白說白話,但這對於身旁有人或有適當的女性在場時的情況而言,都是很恰當的。

2.推銷自己、誇讚對方的竅門。

中國人多半有謙卑的習慣,稱讚他人或是受到他人的讚揚,則比較少見。特別是男性之間更是有這種傾向。對於對方率直的讚賞,多半將其視為奉承巴結或是有事相托時才講的話。

像是隻為了要別人買自己的商品便隨意地誇讚他人,這是完全不適用的。叩頭般地低聲下氣的作法,在現在隻是徒遭人所厭惡罷了。

對商品有確實的認識和自信,便可產生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所作的交談,隻不過是製造些單純的氣氛罷了。與其猶豫不決地煩惱著,還不如以你本身的明朗性格來應對處理要好得多。

3.讓人信賴的說話技巧。

專業人員就是在公司所指定的工作崗位上,經常去思考自己所行的方法,天天實驗,天天去學習的人。並非隻是專門冒失魯莽地工作著。給自己設定的條件就是要去徹底地思考、研究某件問題,麵對這些問題迅速地找出解決的方法來。這不但和公司全體有關,也因此構成為提出商品的方法。

設定的條件並非僅限於本身,有時也在於對方,當周圍的組織結構更加嚴密,不消說,必須考慮的條件也就更加多樣化。

讓交易成功的談話

1.讓對方充分了解談話內容。

首先,要讓對方了解所談論的事情,然後再進一步說明。對於事情的說明,許多人都以為不重要。因此,對方經常在你說明的時候提出疑問:“這個部分,我不是很了解”,或是:“能不能針對這部分再做更詳細的說明”。這正表示說明者對於整件事情的認知程度,還不是非常的徹底,換句話說,我們經常對於自己了解的事情非常有自信,但向他人解釋時,會發現有許多自己意料之外、或是不明白的問題。

例如,聽到有人說:“今天早上,太太送我出門。”通常唯一記得的隻有“太太送我出門”這個部分而已。如果問:“您太太穿什麼衣服送你出門?”相信能夠回答的人不多。不是自己對這些事情不關心,而是認為不知道這些事是理所當然。對自己戴的手表也是一樣。如果有人說:“從現在開始不要看手表,然後將心中所記憶的樣式畫出來。”最後能夠詳細畫出並感到滿意的人,一定非常少。什麼地方是點、線,數字是什麼樣式等,總是無法清楚地回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