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特工業的中國生意
公司
作者:徐沛宇
一家緩步慢行的國際製造商,在高速成長的中國LNG市場之下,正打算改變它的原有做法。
位於常州工業園區的查特中國工業製造基地有著誇張的藍色外牆,廠房周邊橫七豎八地置放著各種大小不一的白色罐體,有的罐子甚至比其廠房還高,如此鮮明的特征讓人印象深刻。
事實上,這家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深冷設備製造商,在過去幾十年裏都是一家作風保守、發展平緩的公司,進入中國二十來年也依然秉持著這種基因。但是眼下,隨著中國LNG市場的狂飆突進,他們不得不改變原本緩步慢行的經營策略。
“從來沒有一個市場像中國LNG行業這樣發展迅速,我們趕上了增長最快的時期,可以說是身處行業的黃金十年中。”身著POLO衫的查特工業亞太區總裁韓秉中興奮地對《能源》記者說道。
將天然氣冷凍到零下160攝氏度形成的液體即LNG,其儲運技術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經出現,並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實現規模運用,查特公司便誕生於那個時期。在LNG儲運產品不溫不火地存在了半個多世紀後,中國市場讓這個遠遠談不上朝陽的產業迎來井噴時刻。包括查特在內,所有同行或意圖進入這個行業的製造商,都無從抗拒這個高速成長市場的誘惑。但對查特工業而言,無論是主動調整還是被動因應,至少在中國而言,它都很難再回到原本習慣的狀態之中。
中國式增長
《能源》記者4月初到訪了查特的常州工廠,站在一些正在運行的機器麵前,查特的工作人員會拒絕記者拍照的要求,以免泄露商業機密。
在略顯嘈雜的工廠樓上則是查特員工的辦公區,由於工位緊張,一些不用坐班的員工到了公司常常隻能站著;到了下班的時間點之後,辦公室也很少有人離開。公司的業務增長太快,加班成了查特員工的常態。
查特工業公司亞太區總裁韓秉中是一名美籍華人,十多年前第一次來中國談生意,以為隻是短暫的停留,沒想到的是如今他已經基本定居在了中國。
他從辦公室的牆角搬出四幅新廠房的畫板,指著其中一塊畫板說:“這是我們剛剛敲定的新工廠藍圖,我們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工廠未來將建成這個樣子。這家新工廠今年開工同時也將在今年投產,屆時我們的產能將擴大一倍。”
查特的新項目距離其現有廠區3公裏,占地麵積400畝。一年實現LNG儲運設備產能翻番——這對查特公司來說可謂史上頭一遭。作為一家擁有50多年曆史的深冷設備老牌企業,這並不是他們熟悉的節奏。查特公司在過去40多年的主要客戶都是以工業氣體公司以及生物醫學公司為主,在20多年前進入中國時,查特也是伴隨國際工業氣體公司的步伐而來。查特在1990年就研發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個LNG車用瓶,並在幾年內就已經具備了生產LNG全產業鏈產品的能力,但LNG設備產品的異軍突起隻是2010年以後的事情。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LNG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的LNG汽車擁有量全球第一、LNG加氣站新建數量全球第一,LNG進口量也增長的十分迅速。
這場LNG的中國式增長讓中國市場成為了查特公司業績增長的“引擎”。LNG儲運設備在幾年內迅速成為查特中國最主要的產品,這家深冷設備製造的老字號,開始走上了以LNG儲運產品為主打的新道路。2010年,查特在中國的銷售收入100%來自工業氣體,而到了2013年,其業務收入的80%都來自於LNG,訂單額近兩年增長了6倍,查特中國的業務占其全球儲運事業部業務的25%,僅次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