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威廉·馬丁·菲利普·克裏斯蒂安·路德維希·李卜克內西
威廉·馬丁·菲利普·克裏斯蒂安·路德維希·李卜克內西(1871—1919),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左派領袖之一,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社會主義青年組織國際聯合會的創始人之一。
1912年為國會議員,1916年組織反帝國主義戰爭的示威遊行,被判處苦役。1919年1月15日被反動政府殺害。
我投票反對這項提案,理由如下:
目前的戰爭是任何一個參戰國的人民都不想要的,它不是為了德國或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的利益而發動起來的。這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一場為了實現資本主義對世界市場的統治,為了從政治上控製動用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的主要地區而引起的戰爭。如果從軍備競賽的觀點來看,那麼這場戰爭是德國和奧地利的好戰集團在半專製製度日暮途窮、秘密外交逐漸失效的情況下,為了先發製人而挑起來的。同時,這場戰爭還是一種企圖分化和瓦解日益高漲的工人運動的拿破侖式的陰謀。盡管有人粗暴地歪曲事實,但是過去幾個月的情況還是日益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
德國提出的“反對沙皇製度”的這個口號,跟現在英國和法國提出的“反對軍國主義”的口號是一樣,其目的在於利用人的無比崇高的天性、革命的傳統和理想,來煽起民族之間的仇恨。德國是沙皇製度的同謀犯,一直到今天還是政治落後的典型,它不配起各族人民的解放者的作用。俄國人民和德國人民的解放,應當是這兩國人民自己的事情。這場戰爭對於德國來說並不是什麼防禦戰。這場戰爭的曆史性質和截至目前的進程,都不能使人相信資本主義政府的這種說法,即訴諸武力是為了保衛祖國。
目前要求迅速實現一種對任何一方來說都不是屈辱的和平,也就是一種不通過征服而實現的和平。在這方麵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值得歡迎的。隻有當爭取這樣一種和平的力量同時在一切交戰國內不斷地壯大起來,這場血腥的屠殺才能夠在這些國家弄得民窮財盡以前被製止。隻有在工人階級國際團結和各國人民自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和平,才可能是鞏固的和平。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即使是在目前戰爭仍然進行的情況下,也必須從事爭取和平這項社會主義的共同事業。
我本來可以同意按所要求的數額撥付緊急預算,在我看來這個數額還是遠遠不夠的。同樣的。我會同意為改善我們在戰場上的弟兄以及傷病員的不幸遭遇所能做的一切,我對這些人的遭遇是無限同情的,對於我來說,任何要求都是不過分的。但是,由於我反對戰爭,反對戰爭的元凶禍首,反對導致戰爭的資本主義政策,反對戰爭所追求的資本主義目的,反對破壞比利時和盧森堡的中立,反對軍國主義獨裁,反對政府和統治階級至今仍然在政治和社會方麵所表現的那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因此,我反對所提出的軍費預算。
李宏利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