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
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1925—2013),英國首相,保守黨領袖。生於英格蘭林肯郡格蘭瑟姆。曾在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女子學院攻讀化學。大學時代,參加保守黨。1959年當選為下院議員。1970—1974年任教育和科學大臣、婦女全國委員會兩主席之一。1975年當選為保守黨領袖。1979年大選獲勝,出任首相。為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和1987年保守黨又兩次在大選中獲勝,她連任首相。在對外政策上,強調“依靠美國”和“依靠英聯邦”,並主張采取聯合西歐,借重中國、對抗蘇聯的政策。1977年、1982年訪問中國。1984年12月第三次訪問中國時,簽署了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這是一個具有曆史意義的時刻。鄧小平先生能夠光臨,我感到特別高興。剛才我們分別代表各自政府簽署的關於香港前途的聯合聲明,在香港的生活中、在英中關係的曆程中以及在國際外交史上都是一個裏程碑。這個協議從現在起到1997年和1997年以後這段時期保持對香港的信心以及為繼續保持香港的穩定、繁榮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愉快地回憶起我於1982年9月對中國的訪問以及我同中國領導人的會談。那次我會見鄧小平先生時,我們同意就香港前途開始會談。我們共同的目的是維護香港的穩定和繁榮。正是本著自豪和對前途充滿樂觀的精神,我再次來到北京簽署作為會談成果的這項協議。
談判並非都很順利,我想你們會同意這一看法。有時雙方要做出決定都很困難,有時也出現緊張氣氛。為了克服這些困難,我們需要依靠雙方共同的誠意、友情和對香港前途共同承擔的義務。這是取得成功的原因。我謹對在傑弗裏?豪爵士和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吳學謙指導下的兩個談判代表團及其全體工作人員的忘我工作表示敬意。正是由於他們表現出的創造力和智慧,我們今天才得以簽署這個協議。
這項協議完全符合英中兩國的政治要求和香港人民的利益。它提供了一個框架,根據這個框架,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1997年7月1日以後的五十年中,將保持其經濟製度和生活方式。協議給予香港高度的自治權:香港人民將管理香港,特別行政區將製定自己的法律。協議允許香港繼續製定自己的經濟、財政和貿易政策,並適當地參加國際組織和協定。它保持了香港所熟悉的法律製度及其享有的權利和自由。總之,協議為香港的未來提供了所需要的保證,使香港能繼續作為貿易和金融中心在世界上發揮獨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