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諸葛亮三出祁山(1)(1 / 3)

諸葛亮使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十五萬大軍後,這才放下心來,舒了一口氣。身邊的官員們都嚇得不敢作聲。魏軍一退,都笑著問:“丞相真神人!司馬懿是魏國的名將,他親自帶精兵十五萬殺到西城,一看到丞相在西城,馬上就下令退兵,這是為什麼呢?”諸葛亮說:“司馬懿知道我一生都很謹慎,不會打無把握的仗。他見我如此鎮定自如,大開城門,他就懷疑有埋伏,所以退去。我不是冒險,是實在沒有辦法才冒這個險。司馬懿一定會從山北的小路經過。我早已經派關興、張苞埋伏在那裏。”官員們都佩服得五體投地,說:“丞相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如果換作我們,早就丟棄西城逃跑了。”諸葛亮說:“我身邊隻有兩千五百名士兵,如果丟城而走,也一定逃不了多遠,肯定會活活被司馬懿捉住!”諸葛亮一說完,忍不住拍手合掌大笑道:“如果我是司馬懿,我一定不會退走。”馬上下令,西城百姓全部跟隨蜀軍進入漢中,防備司馬懿再來侵犯。諸葛亮帶兵離開西城往漢中而回。天水、南安、安定的官吏軍民慢慢進入漢中地區。

司馬懿被諸葛亮嚇得不停地撤退,退進武功山的時候,關興、張苞從兩邊殺出,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魏軍大敗而逃,損失慘重。關興、張苞搶到了很多軍器糧草。蜀軍大勝而回。司馬懿不敢從大路上撤退,馬上逃回到了街亭。

曹真聽說諸葛亮正在帶兵退回漢中,馬上帶兵追殺而來,不料卻中了薑維、馬岱的埋伏。一陣大戰,曹真損兵折將,傷亡慘重。蜀軍也不敢追殺,連夜往漢中撤退。

郭淮又帶兵衝到箕穀道中,對先鋒將軍蘇禺頁說:“蜀軍猛將趙雲,英勇無敵。你要小心提防。敵軍如果逃退,肯定是有埋伏。”蘇禺頁聽令而去,往箕穀道深處進攻。

趙雲、鄧芝一直埋伏在箕穀道兩旁,收到諸葛亮命令收兵的消息,趙雲對鄧芝說:“魏軍知道我軍撤退,一定會來追殺。我先帶領一支軍隊埋伏在後麵,你打著我的旗號慢慢退去。我一步步在後麵掩護。”

蘇禺頁帶三千兵馬衝到箕穀道深處,看到一支蜀軍旗幟上打著趙雲的旗號,他以為是趙雲來了,趕忙下令撤退。魏軍退了幾裏,突然背後喊殺聲四處響起,一支蜀軍殺了出來,為首大將是趙雲。趙雲攔住蘇禺頁大叫一聲:“你認得趙子龍嗎?”蘇禺頁大驚說道:“怎麼又是趙雲?”他被趙雲一槍刺死在馬下,殘餘的魏軍四處逃跑。

趙雲帶著自己的軍隊在後麵慢慢掩護。半路上碰到郭淮部將萬政。趙雲看見魏兵聲勢浩大,便勒住馬頭一個人擋在大道上,等待魏軍將領萬政來交戰。萬政認得趙雲,不敢交戰。趙雲等到天色黑了起來,才緩緩退去。

郭淮命令追殺趙雲。萬政又帶著幾百個士兵來追殺趙雲,走到一個小樹林裏,突然背後大吼一聲:“趙雲在這裏!”魏軍嚇得四處跳跑,萬政來攻趙雲,趙雲一箭把他的軍帽射落,指著萬政大罵:“快去叫郭淮來送死,先饒你一命!”萬政抱頭鼠竄逃走了。

趙雲護送後麵的蜀軍,一路上平安無事。

曹真、郭淮乘機又奪占了天水、安定、南安三郡。

司馬懿又命令大軍殺回西城,這時蜀軍全部已經退回漢中了。司馬懿問西城的老百姓諸葛亮當時被十五萬魏軍圍困的實際情況,西城遺留下來不肯回漢中的平民百姓都說:“諸葛亮當時隻有兩千五百名士兵,身邊都是文官,沒有埋伏重兵。”武功山的山民也告訴司馬懿:“關興、張苞總共隻有六千兵力,圍著大山呐喊,虛張聲勢,並不敢真刀真槍地打仗。”

司馬懿十分後悔,仰天長歎說:“我不如諸葛亮啊!”司馬懿安撫各地軍士百姓,馬上帶大軍回到長安,朝見曹睿。

司馬懿又請求出兵攻打蜀川。朝廷尚書孫資勸告不要再出兵,先養兵等待時機再征伐。司馬懿也認為孫資說得對。曹睿也聽從了孫資的建議,命令司馬懿派兵把守各處險要關口,又命令郭淮、張合留守長安,大賞三軍。曹睿班師回洛陽。

諸葛亮回到漢中,計點軍士,隻少了趙雲、鄧芝,心中一直很擔憂,又命令關興、張苞各帶兵去接應趙雲、鄧芝。關興、張苞正要去接應,這時趙雲、鄧芝歸來了。諸葛亮見趙雲、鄧芝沒有損失一兵一卒還奪得魏軍很多軍器糧草,很高興,要獎賞趙雲。趙雲沒有接受,他說:“我蜀軍沒有勝利,我們都有責任。如果受到獎賞的話,那是丞相賞罰不明。”諸葛亮感歎說:“先帝劉備在位的時候,經常稱趙雲大義大德,果真是這樣!”諸葛亮更加佩服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