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剛剛打敗了曹真,又準備進攻。這個時候鎮守永安宮李嚴的兒子李豐來到諸葛亮的軍營裏。諸葛亮以為東吳進攻了永安宮,李豐是來求救的。但李豐卻對諸葛亮說:“我是來報喜的。孟達又答應歸降我蜀國了。孟達一直害怕魏國謀害自己,所以他決定歸降蜀國。”諸葛亮果然很高興。
這時又有士兵來報告諸葛亮:“魏國皇帝曹睿又任命司馬懿為平西都督,統帥西路軍馬。曹睿也帶兵到了長安。”諸葛亮大吃一驚。參軍馬謖說:“一個曹睿有什麼可怕的,丞相不必擔心,曹睿來戰我軍,必定大敗。”諸葛亮說:“我不是害怕曹睿,我是擔心司馬懿這個人,他是我的平生大敵。現在孟達要和我軍裏外聯合進攻魏國,如果讓司馬懿知道了,事情一定會敗露。孟達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孟達一死,中原就很難攻取了。”馬謖說:“為什麼不寫封急信,叫他提防?”諸葛亮馬上寫了一封急信,命令心腹士兵火速送給孟達。
孟達不以為然,根本沒有把司馬懿放在眼裏。他給諸葛亮回了封信。
諸葛亮看過孟達的信,馬上把信扔到地上,仰天長歎說:“孟達一定會死在司馬懿的手裏!”馬謖說:“丞相為什麼這麼說?”諸葛亮說:“兵書上說: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司馬懿精通兵法,曹睿任命他為平西都督,遇到敵人就消滅,怎麼會讓孟達有喘息的機會?如果孟達造反魏國,不出十天,孟達就會被司馬懿消滅掉。”將領們聽諸葛亮這麼一說都認為很對。諸葛亮又派人去告訴孟達:“如果還沒有起義,就要保守秘密,如果事情敗露,一切都會全盤落空。”那人領命而去。
司馬懿在宛城得知魏軍被蜀軍打得大敗的消息,整天都哀聲歎氣的。司馬懿有兩個兒子,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他們兄弟兩人從小熟讀兵書,很有計謀。司馬師問司馬懿:“父親為什麼歎氣?”司馬懿說:“你們怎麼知道國家大事?”司馬師說:“是不是歎息皇帝不用你?”司馬昭笑道:“朝廷早晚會再來宣召父親的。”話還沒有說完,欽差大臣聖旨傳到。司馬懿領旨收下,馬上命令宛城附近的兵馬集合。
這時有金城太守申儀的家人來送密信。司馬懿得知孟達要造反。司馬懿刻不容緩,馬上調兵遣將不分白天黑夜往孟達鎮守的新城進發。走到半路碰到了徐晃。司馬懿馬上任命徐晃為先鋒將軍,馬不停蹄趕往新城。
徐晃兵馬先到,圍住新城,孟達在城樓上一箭射死了徐晃。孟達也因為事情敗露,被手下將領所殺。
司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平定了孟達的叛亂,得到了曹睿的獎賞。
司馬懿立即任命張合為先鋒大將,命令辛毗、孫禮各帶本部兵馬去助曹真。司馬懿精通兵法,調兵遣將,十分高明,他料到諸葛亮會出兵秦嶺西邊的街亭,於是也派大軍來奪街亭。
諸葛亮在軍營中得知孟達起義失敗,大吃了一驚。接著又得知司馬懿領大軍二十萬,任命張合為先鋒大將浩浩蕩蕩從長安出發。諸葛亮馬上召集各級將領在軍營裏商量對付魏軍。
諸葛亮說:“司馬懿一定會先奪街亭,街亭雖然是個小地方,但事關重大,是我們的咽喉之地。誰敢帶兵去守街亭?”
參軍馬謖說:“我願意去守街亭!”
諸葛亮嚴肅地說:“你雖然精通兵法,但街亭沒有什麼地方當作屏障,要守住街亭恐怕很難。”
馬謖又說:“我從小熟記兵書,懂得怎樣用兵,一個小小的街亭難道都守不住嗎?”
諸葛亮又說:“這次是司馬懿親自出兵,又有張合這樣的名將相助,我怕你不是他們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