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反複偵察,始終查不出該船失事的原因,也一直找不到船員的下落,真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更令人們疑惑不解的是,如果說是海盜引起人員失蹤的話,為什麼船上的貴重物品都沒有丟失,船也沒有被鑿沉呢?如果說是船員騷亂的話,為什麼船上沒有打鬥的痕跡?如果說是船員已乘舢板上岸,也不會一點兒蹤跡也不露。於是人們開始懷疑,莫非紙條是有人故意編造出來的?對此,美國人開玩笑地說,能解開這個謎的隻有3隻不會講話的貓,因為隻有它們是這起事件的“直接見證者”。

海上光輪

海洋,這個奇妙的世界,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神秘的故事。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揭開了許多海洋的奧秘,但這僅僅是人類向海洋進軍的第一步,還有許多問題等待人們去解答。神秘的“海上光輪”之謎就是其中之一。

1880年5月的一個黑夜裏,“帕特納”號輪船正在波斯灣海麵上航行。突然,船的兩側各出現了一個直徑約500~600米的圓形光輪。這兩個奇怪的“海上光輪”,在海麵之上圍繞著自己的中心旋轉著,幾乎擦到了船邊。它們跟隨著輪船前進,大約20分鍾之後才消失。美國作家查爾斯·福特一生都在收集這類難以解釋的怪事,他曾多次列舉了這種奇怪的“海上光輪”現象。

1884年,在英國某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有人曾宣讀了一艘船隻的航行報告。報告中講到了兩個“海上光輪”向著該船旋轉而來,當它們靠近該船時,船隻的桅杆倒了,隨後又散發出一股強烈的硫磺氣味。當時,船員們把這種奇怪的光輪叫作“燃燒著的砂輪”。

1909年6月10日夜間2點鍾,一艘丹麥汽船正航行在馬六甲海峽中。突然間,船長賓坦看到了海麵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個幾乎與海麵相接的圓形光輪在空中旋轉著。賓坦被驚得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光輪才消失。

1910年8月12日夜裏,荷蘭“瓦倫廷”號輪船船長布雷耶在南中國海航行時,也看到了一個“海上光輪”在海麵上飛速地旋轉著。與上麵所提到的“海上光輪”不同的是,該船船員在光輪出現期間,都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有趣的是,“海上光輪”的大部分目睹者都是在印度洋或印度洋的鄰近海域,其他海域很少發生。

如何解釋這種奇怪的現象呢?人們作了種種推論和假設。有人認為,航船的桅杆、吊索、電纜等的結合可能會產生旋轉的光圈;海洋浮遊生物也會引起美麗的海發光;有時,兩組海浪的相互幹擾,還會使發光的海洋浮遊生物產生一種運動,這也可能會造成旋轉的光圈……。但遺憾的是,上述種種假設,似乎都不能令人滿意地解釋那些並不是在海水表麵,而是在海平麵之上的空中所出現的“海上光輪”現象。

於是,又有人猜測,“海上光輪”也許是由於球形閃電的電擊而引起的現象,也有可能是其他某種物理現象所造成的。但這也隻是猜測,誰也不能加以證實。

神秘的“海上光輪”至今還是個謎。目前,人們對這種變幻莫測的“海上光輪”了解得還很少,需要海洋科學工作者做大量的調查工作,收集更多的見證,以便早日揭開這個謎。

南海中的“神秘島”

1933年4月,法國考察船“拉納桑”號來到南海進行水文測量。他們在海上不停地來回航行,進行水下測量的作業。突然,船員們見到在上一回駛過的航道上竟矗立起一座無名小島,島上林木蔥蘢,水中樹影婆娑。可在半個月後,當他們再來這裏測量時,卻又不見了這個小島的蹤影。對於這個時有時無、出沒無常的神秘小島,大家都莫名其妙、不解真情,隻好在航海日誌上注明:這是一次“集體幻覺”。

3年後,即1936年5月的一個夜晚,一艘名叫“聯盟”號的法國帆船航行在南海海域。這艘新的三桅帆船準備開往菲律賓裝運椰幹。

“正前方,有一個島!”在吊架上了望的水手突然一聲呼叫,頓時驚動了船上的所有船員。

船長蘇納斯馬上來到駕駛台,用望遠鏡進行觀察。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個小島。他感到納悶,航船的航向是正確的,這裏離海岸還有250海裏,過去經過這裏時未見過這個小島,難道它是從海底突然冒出來的嗎?可是島上密密的樹影,又不像是剛冒出海麵的火山島。

船長命令舵手右轉90度,吩咐水手立即收帆。就這樣,“聯盟”號緩緩繞過了一座神秘的小島。

這時,船員們都伏在右舷的欄杆上,注視著前方。朦朧的夜色映襯著小島上搖曳的樹枝,眼前出現的事,真如夢境一般。

此時,船上航海部門的人員趕緊查閱海圖,進行計算,確定船的航向準確無誤,羅經、測速儀也工作正常。再查看《航海須知》,可那上麵根本就沒有這片海域有小島的記載,而且,每年都有幾百、上千條船經過這裏,它們之中誰也沒有發現過這個島嶼。

忽然,前麵的島嶼不見了,可過了一會兒,它卻又在船的另一側出現了!船長和他的船員們緊張地觀察著出現在他們麵前的如同黑色幕布般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