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的首次突襲宣告失敗。
雷巴爾科立即命令所有炮兵,再次對北岸德軍進行火力壓製射擊,並同時命令第6近衛坦克軍、第9機械化軍和第28集團軍的第61步兵師再次發起衝擊。
蘇軍猛烈的炮火將德軍的火力壓製了下來,這次第9機械化軍和第61步兵師的先頭部隊順利登上河岸,不過,他們在開辟橋頭堡時遭遇到德軍的頑強抵抗。德軍的猛烈火力使不少蘇軍士兵倒在血泊中,餘下的蘇軍士兵不得不退回南岸。
雷巴爾科目睹第9機械化軍和第61步兵師渡河被阻的全過程,他不再指望這兩支部隊在運河北岸建立橋頭堡,他決定讓進展較為順利的第6近衛坦克軍搶占登陸場,為大部隊渡河提供一個堅固的橋頭堡。
第6近衛坦克集團軍選擇的渡河地點,在一座被德軍炸掉的大橋旁邊,該集團軍的先遣渡河部隊第22摩托化步兵旅,在旅長沙伯瓦洛夫中校的帶領下,借著炮兵和坦克炮火的掩護,以較小代價成功渡過運河。
這支部隊剛剛抵達北岸,還立足未穩,德軍就對他們發動猛烈攻擊,蘇軍士兵馬上投入戰鬥,與德軍戰作一團。蘇軍的後續部隊在先遣部隊的掩護下,陸陸續續渡過運河,隨著蘇軍兵力的增多,德軍已經無法將蘇軍趕回南岸。
隨著第6近衛坦克集團軍的渡河部隊開辟的登陸場越來越多,德軍的兵力都被吸引過去,蘇軍的工程兵部隊立即抓緊時間搶修舟橋通道。
上午10點30分,第一批浮橋架設完畢,第6近衛坦克軍一馬當先,衝向泰爾托運河北岸,第9機械化軍、第7近衛坦克軍和第61步兵師緊隨第6近衛坦克軍之後渡河。蘇軍的坦克部隊剛一過河,就立即向西、北、東3個方向出擊,攻擊德軍。
至24日傍晚,蘇軍第6近衛坦克軍向北突進2~2.5公裏,於日落前抵達查希特費爾德和策倫多夫地區;第61步兵師和第9機械化軍向東突進,在布科和布裏茨地區與崔可夫的第8近衛集團軍取得聯係。
至此,蘇軍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和第1烏克蘭方麵軍終於在柏林東南麵會師,德國第9集團軍與柏林守軍的聯係被完全切斷。
在柏林以南,第1烏克蘭方麵軍所部第3近衛坦克集團軍,跟第28集團軍合作攻擊施瑪爾根多夫地區時,由於協同方麵出了點兒問題,雷巴爾科的坦克部隊由於遭到蘇軍自己航空兵的攻擊,而出現較大損失。
為了避免誤傷事件再次發生,蘇軍最高統帥部下達訓令,確定了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和第1烏克蘭方麵軍的作戰區域分界線,這條分界線由滕瓦爾德開始,通過馬林多夫、滕伯爾霍夫直到波茨坦車站,分界線上的目標均由第1烏克蘭方麵軍攻占。
按照蘇軍最高統帥部的安排,原則上柏林中心城區將由朱可夫的部隊來最終攻占,不過,斯大林還是暗示科涅夫,如果朱可夫的部隊進展不利,那麼科涅夫的部隊完全可以越過分界線,去攻擊柏林的中心城區,把攻占德國國會大廈和帝國總理府的榮譽,從朱可夫的手裏搶過來。
斯大林采用的是一種激勵製度,他打算通過這種方法,加快柏林戰役的速度,他的方法應當是還是非常合理的,當柏林戰役進入到攻打市區的階段時,蘇軍的攻城部隊根本就沒有把德軍的守城部隊放在眼裏,他們最害怕的是友鄰部隊搶在他們的前麵,攻占柏林中心城區。
4月25日日終時分,從柏林東北方向南下的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第47集團軍和第2近衛坦克集團軍,與第1烏克蘭方麵軍第3近衛坦克集團軍,在柏林以西的凱特欽地區會師,柏林市區就此完全陷入蘇軍的包圍之中。
在蘇軍強大炮兵和坦克兵的攻擊下,德軍幾乎丟失柏林全部郊區,所有部隊都在朝著柏林市區撤退。希特勒25日下午將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召至德國總理府地下避彈室,德國元首又開始給魏德林打氣,他對後者說:“局勢一定會好轉起來的,在西南方向,溫克的第12集團軍會趕來救援柏林,他們將與第9集團軍會合,並給予敵軍毀滅性的打擊。舍爾納將從南部發動攻擊,形勢將對我們有利。”
這種不切實際的話,魏德林已經聽希特勒說過好幾次,他並不認為局勢會發生什麼好轉,他所知道的是奧得河下遊的戰線持續惡化,曼特菲爾發來電報說,羅科索夫斯基的部隊剛剛在什切青以南突破他的防線,他恐怕已經守不住奧得河防線。
1945年4月25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蘇軍兩個方麵軍的部隊將柏林完全包圍起來,而在柏林的南麵,蘇軍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第58近衛步兵師的先頭部隊,與美軍在易北河畔的托爾高會師,納粹德國就此被一分為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即將迎來最後一戰——攻克柏林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