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突破奧得—尼斯河防線 第三節 希特勒的最後一個生日(1 / 3)

1945年4月20日,星期天,天氣晴朗,令人愉悅。這一天恰好是德國元首希特勒的生日,往年這個時候,德國總理府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和包裹,這些信件的紙張上都寫著恭賀希特勒壽辰的詞句,而包裹中則塞滿了德國人送給希特勒的生日禮物。

6年前,當德國國勢強盛,希特勒的個人威望達到頂峰時,柏林動物園的醫學教授盧策·黑克為了給希特勒賀壽,特地把一枚重約1230克的鴕鳥蛋獻給希特勒,並製作了鑲金編帶。

到了1945年4月20日,一切都變了,那個昔日威震歐洲的納粹德國,現如今在東、西兩線,都受到美英盟軍和蘇軍的擠壓,地盤日益縮小,就連德國本土都被敵軍占去不少。

如今,柏林市民最關心的,已經不是德軍是否還能取得戰爭勝利,普通德國人關心的是,究竟會是蘇軍還是美英盟軍來占領德國首都。當柏林市民聊天時,談論的主要話題是,他們到底是該學習俄語還是英語、如何喊“斯大林萬歲” 這樣的口號,以及如何應付戰爭結束之後的饑荒。

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德國人民自身難保,當然沒有心思為躲藏在德國總理府的元首希特勒祝壽,所以今年德國總理府應該不會收到信件和包裹。

不過,雖然絕大多數德國平民似乎已經遺忘希特勒的生日,卻還是有一些死忠於希特勒的納粹分子進行慶祝活動。希特勒的忠實信徒們在毀壞的建築物上掛上納粹的新旗幟和標語牌,標語牌上這樣寫道:“帝國首都向元首致敬。”這些醒目的標語掛在早已殘破不堪的建築物上,真是有一種莫名的諷刺感!

美英盟軍非常清楚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他們打算用轟炸機投擲航空炸彈這種獨特的方式,為希特勒祝壽。

20日一大早,柏林城的防空警報就響了起來,遮天蔽日的美英轟炸機機群飛臨柏林上空,開始轟炸這座滿目瘡痍的城市。

柏林市民對轟炸早就習以為常,自1944年諾曼底戰役結束之後,白天美國飛機到柏林來轟炸,夜晚英國轟炸機來轟炸。柏林城裏的納粹軍政官員和市民不得不經常遁入地下防空洞躲避,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柏林人在柏林城的地底下生活的時間遠遠多於地上。

盟軍機組人員對柏林已經非常熟悉,在他們眼中,柏林早已是沒有什麼可炸的,他們的轟炸所造成的戰果,無外乎是多添一些瓦礫和碎磚石而已。不過,他們仍然很負責任地把炸彈丟進柏林城。由於蘇軍已經無限逼近柏林城,這將是美英機組人員倒數第二次向柏林投擲航空炸彈。

蘇軍同樣清楚4月20日是德國元首希特勒的生日,他們同樣打算給希特勒送上一份“禮物”,這份“禮物”比起美英盟軍送給希特勒的航空炸彈而言更加致命,朱可夫所部先頭部隊的遠程炮兵部隊,已經發炮轟擊柏林城的東部遠郊地區,這意味著蘇軍用不了多久就會直接攻擊柏林。

防守柏林的德國第9集團軍司令布賽,和中央集團軍群司令舍爾納,雖然很想把蘇軍擋在奧得—尼斯河防線以東,但他們實在是力不從心。

布賽精心布置的澤勞弗高地防線,的確將朱可夫的部隊阻擋了一陣子,不過為了守衛這個防線,德國最高統帥部幾乎將防禦柏林外圍的預備隊抽調一空,這讓柏林城防司令雷曼將軍很為不滿,他向德國最高統帥部抗議說:“現在無法想象如何對帝國首都組織防禦。”

雷曼的抗議並不能改變任何事情,自4月16日開始,柏林城中的部隊被陸續抽調到東部戰線,這些援軍的士兵有很多是不滿16歲的少年,他們都是希特勒青年團學員。

德軍前線指揮官拒絕使用這些少年兵,因為這些僅有1枚“鐵拳”反坦克火箭彈和少量槍支作為武器、嚴重缺乏訓練的小孩子們,根本就是到前線來送死的,他們不願意讓這些德國的“種子”白白犧牲掉。

希特勒青年團負責人阿圖爾·阿克斯曼,同意不使用少年兵擔負攻擊任務,不過他卻讓這些德國小孩子待在戰壕裏擔負防守任務,少年兵常常被命令守衛注定要失陷的陣地。

當蘇軍坦克靠近德國少年兵把守的陣地時,這些小孩子往往擠作一團,從戰壕裏衝出來,對著蘇軍胡亂開火,他們發射的反坦克火箭彈,以及發射的槍彈很難擊中目標。一旦他們用完彈藥,就會流著淚高喊:“希特勒萬歲,斯大林滅亡”等口號。

蘇軍戰士麵對這些還略顯稚嫩的孩子時,都會感到吃驚,不過他們知道戰場不是發慈悲的地方,他們通常會硬起心腸,把這些可憐的孩子們殺死,然後,繼續進攻。

4月19日,盡管布賽使出渾身解數,卻仍然無法阻擋蘇軍,澤洛夫防線有3處崩潰。戰線最北麵,蘇軍第3突擊集團軍攻占弗裏岑,並向新哈登堡後麵的平原推進,這使得隸屬於德國第9集團軍的第101軍,不得不朝著埃伯斯瓦爾德和柏林北麵撤退;戰線中部,魏德林麾下德國第56裝甲軍,向西退進柏林城;戰線南部,德國黨衛軍第101裝甲軍向澤勞弗高地西南方的費爾滕瓦爾德方向撤退而去。

德軍的潰敗帶來的是又一輪難民潮,敏感的德國居民知道蘇軍兵鋒將近,他們急忙打點好行囊,使用馬車、獨輪車、甚至嬰兒車帶著行李,朝著西部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