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突破奧得—尼斯河防線 第二節 蘇軍的側翼攻勢(1 / 3)

朱可夫所部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自東向西朝著柏林推進時,他的南、北兩個側翼將分別由科涅夫的第1烏克蘭方麵軍,和羅科索夫斯基的第2白俄羅斯方麵軍來負責,其中,羅科索夫斯基的部隊為了肅清格丁尼亞和但澤地區的德軍,要在1945年4月20日才能發動總攻,而科涅夫的部隊發起進攻的時間與朱可夫的部隊完全一致。

科涅夫的部隊在1945年1月進行的維斯瓦—奧得河戰役,以及隨後的上西裏西亞戰役中,未能在尼斯河西岸獲得一個登陸場,所以第1烏克蘭方麵軍的攻擊難度要大於朱可夫所部,該方麵軍必須在福斯特至穆思考之間,狹窄的正麵強渡尼斯河、獲得登陸場,才能進行下一步進攻。

要渡過尼斯河,科涅夫的部隊首先要麵對德軍尼斯河防線。德軍在尼斯河西岸構築有數目眾多的防禦工事,並大量埋設地雷,還架設有綿長的鐵絲網。在整條防線上,德軍還設有許多堅固的要塞式堡壘,這些堡壘都由一些古老城鎮改造而來,這些要塞中比較典型的有呂本要塞、福爾斯特要塞、科特布斯要塞和施普倫貝格要塞。

對於如何突破尼斯河防線並強渡尼斯河,科涅夫的計劃是,利用黑夜的掩護,讓渡河部隊盡可能隱蔽地接近河岸,等蘇軍猛烈的炮火準備結束以後,趁著德軍被炮彈炸得七葷八素之際,一鼓作氣渡過尼斯河。渡河時,科涅夫並不打算像朱可夫的部隊那樣,使用探照燈來照亮整個戰場,因為事實證明使用探照燈對蘇軍的進攻部隊也有影響,他的計劃是等到天色完全放亮以後,借著大炮和飛機發出的煙幕彈掩護蘇軍渡河。

參與這次強渡尼斯河戰鬥的部隊,有戈爾多夫的第3近衛集團軍、普霍夫的第13集團軍,以及紮多夫的第5近衛集團軍。

蘇軍為了成功地實施渡河進攻計劃,隱蔽工作做得相當出色。他們把大量的兵力、火炮以及其他裝備秘密地運送到尼斯河東岸的森林中,運送工作結束後,細心的蘇軍工兵會抹掉一切痕跡。白天,所有的蘇軍指戰員都靜靜地躲藏著,誰也不敢大聲說話,誰也不敢吸煙。當德軍的偵察機飛臨尼斯河東岸上空例行偵察時,收入飛行員眼底的隻是一望無際的森林。

德國人滿以為尼斯河東岸的蘇軍兵力和兵器不足,短期內不會發動大規模攻勢,而事實證明他們錯的相當離譜。

1945年4月16日淩晨6點15分,科涅夫來到第13集團軍的觀察所親自指揮作戰,隨著他一聲令下,方麵軍所屬火炮全部轟鳴起來,將數不清的炮彈砸向尼斯河對岸的德軍陣地。

在蘇軍強大炮火的突擊下,德軍傷亡慘重,陣地一片狼藉。當蘇軍的炮兵持續發威的時候,蘇軍的空軍也來助興。配屬給科涅夫使用的蘇軍空軍第2集團軍,派出大批轟炸機和戰鬥機飛臨德軍陣地上空,來回掃射和轟炸。德軍陣地受到蘇軍炮兵和空軍的雙重夾擊,頓成一片火海。

為達到進攻的突然性,科涅夫並未命令蘇軍炮兵像往常一樣,進行長達數個小時的炮火準備,他隻要求進行40分鍾的炮火準備。

淩晨6點55分,科涅夫命令第1烏克蘭方麵軍的第一波次攻擊梯隊渡河。蘇軍的各個突擊集團軍的加強突擊營,乘著橡皮艇朝著對岸前進,此時,對岸的德軍被蘇軍的炮火炸得暈頭轉向,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7點5分,蘇軍炮兵停止炮擊,空軍轟炸機飛臨德軍陣地上空,對殘存的火力點進行精確轟炸。

8點30分,蘇軍出動對地強擊攻擊機對德軍進行掃射。

8點40分,蘇軍第一波次攻擊梯隊成功渡過尼斯河,抵達西岸。這些部隊在河岸邊稍事休息,便投入到攻擊德軍沿岸陣地的戰鬥中,這引起了德軍的強烈抵抗。

為了防止蘇軍攻破沿河防線,避免他們朝著縱深發展,德國最高統帥部急忙從預備隊中抽調第21裝甲師,和“元首衛隊”裝甲師的部分兵力,馳援守衛尼斯河防線的格雷澤爾麾下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

生力軍的加入使德軍穩住陣腳,德軍的瘋狂抵抗令蘇軍的進攻部隊步履維艱。16日一整天,蘇軍第1烏克蘭方麵軍的主攻部隊,隻向前推進8~13公裏,僅僅突破德軍尼斯河防線的第一防禦地帶而已,未能完成預定任務。

而在主攻部隊南麵的德累斯頓方向上,隸屬於第1烏克蘭方麵軍的第52集團軍和波蘭第2集團軍,一天之內也隻向前推進6~10公裏,僅僅突破德軍防禦比較薄弱的第一道防禦地帶。

眼見得蘇軍的步兵部隊攻不下德軍防線,科涅夫命令蘇軍工兵搶班加點,迅速架設浮橋和舟橋,以便坦克部隊渡過尼斯河,幫助步兵部隊突破德軍防線。

蘇軍工兵部隊不顧早春河水的寒冷,跳入水中辛勤工作,將一座座浮橋和舟橋建立起來。至4月16日晚上,一共有20座舟橋、17座浮橋建成並投入使用,除此之外,還有數量可觀的渡船,可以為蘇軍運送兵員和物資。

蘇軍的舟橋和浮橋剛剛架設完畢,雷巴爾科的第3近衛坦克集團軍和列柳申科的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就急不可待地分批越過浮橋,抵達尼斯河西岸。

4月17日,蘇軍兩個坦克集團軍全部渡過尼斯河,並按照科涅夫的命令,幫助步兵攻擊德軍陣地。

蘇軍坦克部隊的加入,大大加快了突破德軍陣地的速度,隻見密密麻麻的蘇軍坦克當先行進,為後續隨行的蘇軍步兵遮擋子彈,而蘇軍的工程兵則緊隨著坦克,用各種器械掃除德軍的反坦克壕溝和各種障礙物。

德軍終究抵擋不住蘇軍的猛攻,截至4月17日日終時,蘇軍的步兵部隊在坦克部隊的協助下,利用“步坦協同戰術”,成功突破德軍部署的尼斯河防線第二道防禦地帶,突進至施普雷河沿岸的科特布斯要塞和施普倫貝格要塞。

科涅夫所部迅猛的推進速度,無疑跟朱可夫所部形成了鮮明對比,朱可夫的部隊屯兵澤勞弗高地之下,寸步難行,這令蘇聯統帥斯大林很為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