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目標柏林 第二節 蘇軍在進攻柏林前的準備(3 / 3)

該方麵軍的突擊方向有兩個,其中一個是從福斯特至考斯特一線出擊,將戰線推進至呂本至施普倫貝格的施普雷河一線,這個攻勢是主要攻勢,將動用5個合成集團軍和2個坦克集團軍;另外一個攻勢是輔助攻勢,將動用2個合成集團軍,向德累斯頓方向發動攻勢。如果條件允許,科涅夫還必須派出部分兵力,協助朱可夫的部隊,從南麵攻擊柏林。

為朱可夫所部北翼提供掩護的,是羅科索夫斯基麾下第2白俄羅斯方麵軍,分配給該方麵軍的任務是接替科爾貝格,施韋特地段上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的右翼部隊,準備向什切青、羅斯托克方向進攻。

該方麵軍所需要采取的軍事行動是,在施韋特以北強渡奧得河,粉碎德軍的第3坦克集團軍,不允許這個集團軍回援柏林。在消滅德國第3坦克集團軍以後,該方麵軍繼續向西北和西麵發展,在戰役的第12~15日內突進至安克拉姆、德明、瓦倫—普利茨瓦克和維滕貝格一線。

為完成上述攻勢,第2白俄羅斯方麵軍須動用3個合成集團軍、3個坦克軍和1個機械化軍。如果條件允許,第2白俄羅斯方麵軍應派出部分部隊在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北翼部隊的外側作戰。

蘇軍的柏林戰役計劃,總的來說就是,3個方麵軍協同作戰,進行6次強大的突擊,摧毀德軍的防線,分割包圍並最終殲滅德軍,占領柏林,與美英盟軍在易北河會師。

斯大林批準了柏林戰役的總計劃,他命令參與柏林戰役的各方麵軍,根據自己的任務著手進行戰役前的準備工作。

蘇軍的將領們非常清楚,德國人知道蘇軍必將發動柏林戰役,所以要想達到戰役的突然性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柏林戰役發動之前,蘇軍的目標是通過一些巧妙的偽裝和欺騙行動,來誘使德軍錯判蘇軍的進攻時間和主攻方向,盡量減少朱可夫所部的進攻阻力。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蘇軍開始為柏林戰役做準備,蘇軍後勤運輸部門又開始忙碌起來。

在奧得河以東的廣袤大地上,無數載有炮兵、迫擊炮兵和坦克部隊的列車,源源不斷地開往柏林方向。經過精心的偽裝,從表麵上看,這些列車都是民用列車,運送的都是木材和幹草之類的民用物資。

然而,一旦列車到達車站,這些列車就露出它們軍用列車的本來麵目。蘇軍後勤人員卸去偽裝,將坦克、火炮和牽引車從平板車上卸載下來,然後,相關的技術人員會立即將這些裝備開入掩蔽工事。

卸貨完畢,空空如也的火車返回後方,其他滿載著軍備物資的列車繼續朝著前線駛來,為蘇軍運來更多的坦克、火炮、迫擊炮和火炮牽引車。

4月上旬,奧得河和尼斯河東岸的蘇軍實力越來越雄厚,兩條河流東岸的大小森林裏都駐紮著蘇軍的部隊,為柏林戰役準備的各式火炮達到了數萬門之多,在3個方麵軍的突擊正麵上,每公裏的火炮數目多達250門。

為了最大限度地欺騙德軍,在進攻時間和地點上達到突然性,前線蘇軍很是動了一下腦筋。

白天,蘇軍在奧得河西岸開辟的登陸場上往往異常安靜,但是一到夜晚就熱鬧起來,蘇軍戰士們運用手頭上的一切工具挖掘掩體。這時,在白天冷冷清清的公路也一副繁忙的景象,坦克、自行火炮、牽引式火炮和運載其他物資的車輛大排長龍,朝著蘇軍的前沿陣地駛來。這些兵器和車輛來到前沿陣地後,立刻躲進掩體, 隱蔽得嚴嚴實實。

第2個白天到來時,蘇軍陣地上又是一片寂靜,德軍的偵察兵隻看到蘇軍陣地的表麵設施,還以為蘇軍的物資不足,無法發動大規模的攻勢,這自然會讓德軍的警覺性有所降低,為蘇軍發動突然襲擊創造條件。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蘇軍還大量設置假目標來迷惑德軍,讓德軍高層無法判斷蘇軍的主攻方向到底在何處。僅僅在第2白俄羅斯方麵軍第2突擊集團的陣地上,蘇軍就設置了坦克模型350個,火炮模型500個,致使德軍誤以為主攻方向是在什切青地區。

蘇軍在為柏林戰役作準備時,還對德軍的防守情況進行周密偵察。蘇軍空軍多次出動偵察機,對德軍的防線和柏林城的防禦設施照相,蘇軍地麵偵察兵也頻頻滲入德軍防線,刺探德軍的防禦情況,這些情報最終都被彙入情報部門,供蘇軍的將官們參考使用。

1945年4月15日,蘇軍的準備工作基本上完成,參與進攻的3個方麵軍一共擁有兵員25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410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6200多輛,各式飛機7500多架。

蘇聯已經磨刀霍霍,準備直取柏林,那麼德國人又有怎樣的應對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