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上旬,蘇軍發動“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時,朱可夫要求蘇軍部隊以最快的速度推進,盡量避開德軍堅固設防的堡壘要塞,以快速抵達奧得河為第一要務。
當蘇軍的部隊接近波森時,蘇軍偵察兵發現,波森簡直是一座超級堡壘,短時間內無法攻克,於是朱可夫便命令崔可夫的第8近衛集團軍圍困波森,其他部隊繼續向西推進。
1945年2月初,蘇軍的大規模攻勢結束,接下來的任務是肅清大後方,朱可夫命令崔可夫拿下波森。一場類似於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城市攻堅戰即將到來,這也是未來柏林戰役的一場預演。
守衛波森堡壘的德軍共計6萬人,由科內爾將軍指揮。波森守備部隊指揮部秉承希特勒絕對不後退一步的意旨,打算堅守城市,直至最後一兵一卒。
這座城市為了迎接一場大戰做了充分的準備。德國軍事專家指揮德國軍民,在城外修築大量半埋式鋼筋水泥堡壘、土木質火力發射點,在城內則將每一片街區、每一條街道、每一幢房屋和每一個房間都改造成防守陣地。
除了這些防禦設施之外,城裏設有許多物資倉庫,倉庫裏裝滿武器裝備、各種彈藥和給養。這樣,守備部隊即使在城市被完全合圍的條件下,也可以長期堅守。
早在1945年1月26日,崔可夫就打算攻下波森堡壘,他采取的辦法是“圍三缺一”,在西麵給敵軍留下逃跑的道路,誘使德軍離開堅固的堡壘,再布置伏兵,在野戰狀態下全殲德軍。
誰知波森守軍不吃這一套,他們下定決心要死守波森,根本就沒想過撤退這件事,崔可夫的計謀落空,他隻好派出大軍一舉蕩平波森。
大戰之前,蘇軍指戰員將斯大林格勒攻防戰的經驗,教授給編入強擊群的步兵、工兵、火焰噴射器手、偵察兵、坦克兵和炮兵,這些兵種各自有專門的任務,他們將會密切配合消滅德軍的每一個抵抗據點。
2月11日,經過一陣猛烈的炮火準備,崔可夫的部隊對波森要塞發起掃清外圍的戰鬥。蘇軍在拔除每一個德軍據點時,都著實費了不少工夫。本來按照蘇軍的習慣,在攻擊之前,一般都會大規模炮擊,這樣的火力攻擊可以消滅地表工事裏的德軍,但對水泥厚度達到1.8~2米的鋼筋水泥堡壘卻完全無效。
更多的時候,蘇軍不得不派出專門的爆破小組和火焰噴射組,冒死抵近德軍的火力點,通過使用強力炸彈和向碉堡內噴射火焰來消滅德軍。德軍的堅固火力點被一個一個地拔除,但蘇軍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1945年2月18日,在科涅夫麾下第1烏克蘭方麵軍發動上西裏西亞戰役10天後,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的崔可夫所部近衛第8集團軍,對德軍嚴密布防的波森要塞發起總攻。
當城市外圍的火力點被拔除後,市區內的戰鬥同樣激烈,德軍在每一個房間和地下室裏都配有火力點和神槍手,蘇軍不得不采取“拆牆戰術”。
德軍在一些並不重要的大樓裏部署的兵力不多,他們主要扼守能夠控製交通要道的房間,另外的房間並不布防。
這時,蘇軍的工兵通過地下室,來到大樓內部,他們炸開房屋之間的牆壁,來到德軍設有兵力的房間旁邊。蘇軍工兵和步兵先做好準備,蘇軍工兵炸掉牆壁,蘇軍步兵衝進德軍房間,一頓猛打,直接消滅德軍,或者迫使德軍投降。
有的時候,德軍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大樓裏的每間房子裏都部署兵力,就連地下室都嚴密設防,這時,“拆牆戰術”不能奏效。蘇軍就幹脆使用更加簡單的方法——“拆房子戰術”。
蘇軍工兵攻入這些大樓的地下室,將那裏的守軍全部肅清,然後將炸藥放置在大樓的地基上。蘇軍工兵將所有的炸藥一起引爆,大樓失去根基,就會整體倒塌,大樓裏的德軍被全部消滅一空。
通過上述方法,蘇軍將波森城裏的德軍一點兒一點兒地啃掉。從現實的角度來講,波森要塞注定要失守,德軍的抵抗固然頑強,但是從根本上來講,還是徒勞。
1945年2月24日,波森要塞最終陷落。到此為止,朱可夫所部南翼的德軍基本上被全部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