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蘇軍的後方大清理 第一節 側翼危機(3 / 3)

古德裏安:“我不能因為這個不相幹的理由,再等候下去。因為再等下去,蘇軍的兵力就會更強大了。”

希特勒:“我不準你指控我是在故意拖延。”

古德裏安:“我沒有指控你什麼,我隻是簡單地說明,決不能為了補給的問題再等候下去,這樣會坐失良機。”

希特勒:“我剛才不是已經說過,不許你指控我是在故意拖延。”

古德裏安:“溫克將軍一定要配屬到黨衛軍總領袖(希姆萊)的總部裏去,否則這次攻擊就沒有成功的希望。”

希特勒:“黨衛軍總領袖一個人就可以指揮這場戰鬥。”

古德裏安:“黨衛軍總領袖的經驗不夠,而且他的幕僚組織也不充足,不可能獨力指揮這次作戰,所以溫克將軍的協助是絕對必要的。”

希特勒:“我不準你向我說黨衛軍總領袖沒有能力完成他自己的任務。”

古德裏安:“我還是堅持一定要把溫克派駐到這個集團軍總部裏麵,這樣他就可以保證使這次作戰完全按照原計劃實施。”

他們整整辯論了2個小時,希特勒多次高喊“你鬥膽”,古德裏安卻絲毫不懼,他反複重申他的要求,並且頑強地要求派遣溫克到希姆萊的指揮部裏去指揮作戰。每次古德裏安一提到這個要求,希姆萊的臉色似乎就更白一些。

希特勒一直在會議室內狼狽地來回踱步。最終,他在希姆萊的椅子前停住腳步,無可奈何地說道:“得啦,希姆萊,溫克將軍今晚就到維斯瓦集團軍群去接任參謀長!”

希姆萊聞聽此言,頓時麵白如紙,他固然知道自己的指揮實在是一塌糊塗,他也知道古德裏安說的在理,隻是這種當眾批評他的做法讓他有點兒下不來台,不過他還是接受希特勒的命令。

這樣,這次反攻的一切問題都順利解決,進攻定於2月15日發動,這次行動的代號,陸軍總部的參謀們本想叫它“輕騎突襲”行動,因為它隻能算是一次規模有限的突然襲擊。而黨衛軍卻堅持叫它“至日行動”,因為黨衛軍的將領們希望這個行動能給戰局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當德軍開始調動部隊,打算有所動作時,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蘇軍的偵察兵探察得一清二楚。蘇軍最高統帥部開始根據前線蘇軍的實際情況,以及德軍的反應,來製定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蘇軍最高統帥部命令朱可夫先停止向柏林方向突進,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首先必須保住奧得河西岸的橋頭堡,等待後勤物資和後備兵員的到來,為柏林戰役做準備。在為進攻柏林做準備的這段時間裏,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最主要的軍事任務是,配合其他部隊肅清北翼、南翼和後方的德軍。

朱可夫非常到位地執行了蘇聯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他的部隊成功地保住了奧得河西岸的橋頭堡,而蘇聯最高統帥部為了給最後的柏林戰役營造一個穩固的大後方,開始重新部署,打算肅清還在東普魯士、西普魯士、波美拉尼亞、西裏西亞和一些堅固堡壘中作戰的德軍。

蘇軍的調整如下:羅科索夫斯基麾下第2白俄羅斯方麵軍停止對東普魯士的進攻,該方麵軍的新目標是,奧得河以東的西普魯士和波美拉尼亞。朱可夫將派出部分部隊支援羅科索夫斯基的攻勢。

殲滅東普魯士殘餘敵軍的任務,移交給巴格拉米揚麾下的第1波羅的海方麵軍。切爾尼亞霍夫斯基麾下的第3白俄羅斯方麵軍,被指派去消滅位於維斯瓦灣南岸的德國第4集團軍。

第2波羅的海方麵軍從第1波羅的海方麵軍手中,接過了牽製位於戰線最北部的德國庫爾蘭集團軍群的任務。奧得河與尼斯河之間的下西裏西亞地區,仍然由科涅夫的第1烏克蘭方麵軍負責。

一場蘇軍肅清其戰線後方德軍的戰役即將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