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代日本為何出不了玄奘(2 / 2)

而在“渡來日本”的印度人之中,最為重量級的人物自然要數達摩與善無畏。在中國活動的他們並沒有真的到過日本。但是,關於二人東渡的傳說卻為數不少。

達摩為南北朝時期來到中國的印度僧人,被後世尊為禪宗初祖。在中國的禪宗故事之中,達摩於北魏時圓寂,葬於熊耳山。然而在日本的《元亨釋書》之中,達摩卻在八十六年後來到日本,以乞丐身份示人,在奈良的片岡山遇到了聖德太子,二人經過親切友好的會談之後,太子贈送了衣食,其後達摩入寂於此,太子掘開他的墳墓,見唯有空棺而已。如今在片岡山尚有達摩寺、達摩墳。

當然,達摩不曾到過日本,但在日本的平安至鐮倉時代的傳說之中,達摩曾在中國遇到慧思和尚,勸其到日本去傳播佛教,而後慧思真的轉世七次,成為聖德太子,達摩便如約與其相會於日本。這故事的來由、演變如今已有各種各樣的分析,不在這裏展開。而後隨著禪宗傳入日本,達摩渡來的傳說更是大為盛行。“祖師”級別的印度高僧渡來傳說,並非隻有達摩一人,另一位就是著名的“開元三大士”之一的密宗祖師善無畏。

據《溪嵐拾葉集》裏說,約莫八世紀初的時候,印度和尚善無畏從中國來到日本,發現日本尚無密宗的弘傳,十分遺憾,於是到了奈良的久米寺,在寺裏建了座塔,將大日經梵本七卷與佛舍利七粒納入塔中,還作了一篇緣起文,裏麵說:未來必有一名大乘菩薩打開這座塔,弘通此經。並不難想象,這位預言中的開塔人就是後來的日本真言宗祖師空海。

這個故事與密宗流傳的龍樹開南天竺的鐵塔得金剛頂經的傳說如出一轍,可以想見是後世空海信仰發達之時模仿創作出來的故事。

首位從印度抵達日本的傳教士

法道仙人、達摩、善無畏,三位印度人的東渡可以說荒唐無稽,在唯一一位“疑似印度人”菩提遷那來到日本之後,長時間裏並沒有一個印度人從遙遠的西方東渡而來。而日本人西行的努力也往往止步於中國。

盡管如此,日本的僧侶們還是不遺餘力地創作著有關印度人東渡的故事。人若不能東渡,則努力尋找來自印度的佛像、舍利、菩提樹,乃至讓印度的山嶽也都能“飛來”日本。

印度真正有人到達日本,還要等到十六世紀地理大發現的時代。那是一位在印度工作的西班牙人,他在一位乘坐歐洲人的船隻來到印度的日本人的帶領下,登上了日本鹿兒島的土地。這就是知名的耶穌會傳教士方濟各·沙勿略。此後,沙勿略也自稱是來自天竺的僧人,以“天竺宗”的名義在日本傳播天主教。其後,隨著越來越多的傳教士來到日本,日本人才漸漸得以了解印度。

它是蛇的形象,扣子是蛇嘴咬蛇尾的設計,蛇身則可以按照需要增減,並使用了琺琅、黑玉、綠鬆石來裝飾。她介紹的一款銀藝品更用了鯉魚的元素來創作。“這些都是受東方風格、中國風格的影響,因為墨西哥文化中並沒有這些元素。”

2014年11月12日,正在中國訪問的墨西哥總統恩裏克·培尼亞·涅托表示,曆史上,白銀在中國和墨西哥之間的貿易往來中曾扮演過至關重要的角色,今天又成為中墨兩國加強和深化全麵戰略夥伴關係的又一個證明,“白銀是墨西哥的靈魂和象征,墨西哥目前的白銀產量仍占據世界26%。希望中國人民通過展覽分享我們的曆史和文化,感受到墨西哥獨特的民族精神和特性。”編輯/陳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