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賴於此,西班牙銀藝工會發展成了最具財富和勢力的工會之一,它製造並擁有大量富麗堂皇的民用和宗教裝飾。在西班牙總督府的銀藝匠人擁有精湛的技藝,這逐漸成為富有個性的藝術門類,滿足了民用和宗教的裝飾需求。同時,墨西哥作為新西班牙地區也成為了銀藝品最大的消費市場。
新西班牙地區的銀藝業在18世紀發展到鼎盛時期,這主要得力於當時發現了大麵積的銀礦。另外,波旁王朝的改革也為銀藝業推波助瀾。1717年,王朝為采礦業在當地特別設置了特別法庭,還設立了銀行和礦業學院。
在18世紀和19世紀初葉,巴洛克風格奠定了它在新西班牙地區的主要風格。之後經曆了漫長的時間,銀藝還形成了新古典主義風格。此時,銀器的製造流行具有單一特定功能的器物,比如說,巧克力杯托、巧克力壺、茶具、文具、聖器、酒杯等。
但這並不代表墨西哥銀器的風格就與歐洲的風格一模一樣。一座名為“遊行十字架”的銀製品,很容易看出是有歐洲宗教風格的器物。但細看其十字架上的花紋,卻發現有墨西哥特有的風格,這與歐洲製造的銀器有很大不同。“當時的墨西哥匠人除了繼承歐洲風格之外,他們也加入自己的想象。由於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很多作品都是混合的風格。”阿德裏安娜說。
以“銀”為媒,中墨交流源遠流長
自從殖民以後,墨西哥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並擁有當時世界的重要港口。而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廣州,同是對外貿商貿文化的窗口。因此,以絲綢和白銀為重要媒介,墨西哥與中國的交流可謂源遠流長。
溫立安表示,太平洋航線開通以來,從菲律賓馬尼拉到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港口的“大帆船”每年往返美洲和亞洲大陸,極大地促進了兩地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墨西哥銀元作為流通貨幣直至晚清時期,成為中墨兩國曆史緊密聯係的最好見證。
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胡振國則談到,廣州自古是中國重要的通商口岸,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是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廣東一直重視與墨西哥的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這必將促進中國與墨西哥的文化交往。
據悉,銀藝品也因美洲與亞洲的交流而受到中國風的影響。阿德裏安娜在介紹墨西哥一銀製飾品時說,它是蛇的形象,扣子是蛇嘴咬蛇尾的設計,蛇身則可以按照需要增減,並使用了琺琅、黑玉、綠鬆石來裝飾。她介紹的一款銀藝品更用了鯉魚的元素來創作。“這些都是受東方風格、中國風格的影響,因為墨西哥文化中並沒有這些元素。”
2014年11月12日,正在中國訪問的墨西哥總統恩裏克·培尼亞·涅托表示,曆史上,白銀在中國和墨西哥之間的貿易往來中曾扮演過至關重要的角色,今天又成為中墨兩國加強和深化全麵戰略夥伴關係的又一個證明,“白銀是墨西哥的靈魂和象征,墨西哥目前的白銀產量仍占據世界26%。希望中國人民通過展覽分享我們的曆史和文化,感受到墨西哥獨特的民族精神和特性。”編輯/陳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