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墨交流的白銀史(1 / 2)

中墨交流的白銀史

文化

作者:麥婉華 張玉榮

“銀”是墨西哥的靈魂和心髒。墨西哥用“銀”這一貴重金屬,講述了如何打造出一個白銀聖境,並描繪了一幅四個多世紀以來它與中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圖畫。

略微幽暗的燈光下縈繞著舒緩的古典音樂,人們駐足在一件件充滿曆史意義的銀器麵前細細欣賞,猶如穿越到了遠在南美洲的墨西哥大地,映入眼簾的仿佛是那些辛勤的工匠們精心打造銀器的畫麵。

墨西哥是全球最大的白銀生產國,其白銀產量遠超其它國家。墨西哥國家統計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墨西哥生產白銀1.84億盎司,比排名第二的秘魯多生產6300萬盎司。因墨西哥豐富的礦藏資源和悠久的曆史,銀製品成為其聞名於世的文化符號。

《小康》記者觀察代表著墨西哥土著文化的銀製人偶,其形象生動,穿衣風格和形體語言均表現出中美洲文明早期墨西哥印第安人的生活情況。而數量繁多的銀製十字架則是西班牙殖民時期銀器的重要代表,盡管做工猶如歐洲工藝品,但仔細看花紋卻發現有強烈的墨西哥特色。

“‘銀’是墨西哥的靈魂和心髒。在過去,隻要提到‘銀’,總會使人聯想到勃勃的雄心,對財富的渴求和征服的欲望。誠然,它訴說著曆史,承載著藝術。”墨西哥駐華大使溫立安(JulianVentura)說。

最早追溯至2500年前

5年前,來自墨西哥阿羅塞納博物館的首席策展人阿德裏安娜·加列戈斯·卡裏翁在思考如何將墨西哥頗具特色且藏量眾多的銀製品讓世界知曉。經過兩年的策劃,2012年首個“墨西哥銀器,曆史與未來”的展覽在墨西哥城的阿羅塞納博物館舉辦。自此,展覽開始在世界巡回舉辦,包括中國的北京、上海。

“本來下一站就要到新加坡了,但考慮到華南地區還沒展出過,所以我們先爭取過來,然後再到日本、新加坡等地展覽。”墨西哥駐廣州總領事館媒體部工作人員羅琪說。

據悉,在廣州的展品分別來自墨西哥阿羅塞納博物館、墨西哥著名銀藝公司TANE及廣東省博物館,超過190件墨西哥銀器及銀幣。它們首次共用“銀”這一貴重金屬,講述四個多世紀以來中國與墨西哥密切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

說到墨西哥銀工藝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100年。阿德裏安娜介紹,1932年阿方索·卡索在墨西哥瓦哈卡州巴爾幹山考古時,在遺址中發現了一批陪葬品,它們都是貴重的金銀器。這批文物出土證明了最早一批金銀匠們突出的工藝,並體現出中南美洲早期,即墨西哥古典時期的金銀器製作成就。

“現在墨西哥瓦哈卡州延續傳統,結合曆史傳統製作銀器。讓其既有墨西哥傳統特色,又符合當代審美。這也是過去和當代結合在一起的典範。”阿德裏安娜說。

西班牙殖民下的墨西哥特色

但說到墨西哥銀器的鼎盛,不得不提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1521年8月13日,印第安王國阿茲特克的最後一位國王誇得莫克,在墨西哥的特拉特洛爾科廣場戰敗被俘。墨西哥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1527年最早的一批銀製品行業監事和經銷商得到許可,土著居民也被解除“禁止製銀”的法令。短短十年後,統治者就頒布了“幫助組建銀匠行會”的法令。最終在1559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正式解除了“禁止在殖民統治區內進行銀器加工”的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