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祖慧能故鄉打造“中國禪都”(1 / 1)

六祖慧能故鄉打造“中國禪都”

文化

作者:張玉榮 盧偉

6月27日,在“中國禪文化”發祥地之一,有“嶺南第一聖域”之稱的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的國恩寺,舉行了以“品六祖佛荔真味,祈百福並臻勝會”為主題的一年一度的“品佛荔”祈百福法會。

活動當天,國恩寺內佛樂繞梁、花果送香、香燭鼎盛。祈福法會以“佛荔開摘灑淨、供樹神儀式”拉開序幕,並進行“獻供六祖、為眾祈福上供”,“結緣佛荔”相關活動,慕名前來的幾千名信眾鞠躬叩拜、用心祈福。活動當日派發佛荔2000多盒。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六祖慈悲心,佛荔千古奇。禪都傳善意,愛心果自成。”祈百福法會是為了紀念感恩六祖惠能大師“前人種樹,後人品嚐”之善念。近年來,新興縣以禪宗文化為主題,進行自然生態旅遊資源開發,推動文化與經濟發展、人文與生態旅遊相融合,努力把新興建設成為珠三角旅遊休閑基地,影響國內外、輻射東南亞的知名旅遊和朝聖基地,全方位建設發展底蘊深厚而美麗富饒的“中國禪都”。

禪宗文化:“引進來”與“走出去”

位於國恩寺佛荔園的六祖惠能大師手植佛荔枝樹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人工種植古樹,其樹齡為1303年,被譽為廣東省十大古樹之首,於2003年被廣東省綠委評為“最長壽的樹”。佛荔古樹經曆千載風霜,幾經枯葉又萌發新芽,如今依然枝葉茂盛。

六祖菩薩手植千年古荔碩果累累,掛滿枝頭,雖比往年早熟10天,今夏仍結果380多斤。國恩寺方丈如禪談到,“國恩寺舉辦佛荔祈福法會旨在與眾生結緣,廣結善緣、佛緣,讓更多人感悟禪宗文化思想,祈福身心康泰。”

佛教中的禪宗文化是從國外引進來的,在印度是一種貴族文化,來到中國成為紮根民間的大眾文化、平民文化。如禪方丈說,“六祖文化是中國佛教文化的延伸和發展,它與中國的佛家道家文化融為一體、共榮共生。”

禪宗文化“引進來”也在“走出去”。除了曆代得道高僧將禪文化往外傳播弘揚,新興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關彩雲介紹,新興縣近年來充分運用各類平台把禪宗文化推出去,“除了從2009年開始每年一度的禪宗文化節,2013年新興承辦了六祖圓寂1300周年暨廣東省第六屆文化節紀念活動,利用豐富多彩的節慶平台,把禪宗文化弘揚到全國各地、東南亞地區乃至西方國家。”

禪文化創意產業園:“一花開五葉”

據悉,新興縣正在按照“文化崛起、綠色增長、城鄉統籌、共建共享”的縣域科學發展新模式,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加強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打造禪宗文化品牌,擦亮“中國禪都”金字招牌,實現自然與人文、經濟與社會建設的完美融合。

“2011年新興獲得廣東省文化廳批準成立禪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這個產業園區以禪文化為主題,發展旅遊養生相關的產業。園區規劃總麵積425平方公裏,主體規劃麵積38.31平方公裏,規劃包括新興縣城區,六祖鎮、太平鎮、裏洞鎮天露山地區和簕竹鎮佛手嶺地區,整個規劃區域的空間意象形似一片充滿禪意的菩提葉,也寓意佛教的‘一花開五葉’。”關彩雲介紹。

近年來,禪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緊緊圍繞禪文化主題,以中國禪都(中國宗教旅遊示範區)、國家級生態文明發展示範區、廣東省智慧旅遊創新區為發展定位,在不斷完善園區配套設施的同時,大力發展觀光旅遊、溫泉度假、禪文化研發與交流、節慶會展、禪文化感悟與養生、禪農文化體驗等六大產業集群,成功引進了廣東南粵集團、廣東鳳鋁集團、廣東和健公司、廣東養生穀有限公司、廣東翔順集團、廣東省禪宗文化研究基地等大企業集團落戶園區。

“我們一直堅持這樣一個理念: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所以我們圍繞可持續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在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上,新興跟珠三角相比差很遠,全省還有5個縣沒有通高速,新興就是其中一個。在這樣的基礎上,新興需要錯位競爭,利用後發優勢來獲得長足發展,‘中國禪都’這一金字招牌需要用心將之擦亮。”關彩雲說。

編輯/訚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