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種植收獲(3)(2 / 2)

簡單的道理是怎樣發現的

一切發現都是簡單的,但發現過程卻都是曲折的、艱難的。

19世紀中期,法國阿萊省的蠶種受到一種神秘疾病的侵襲,使法國絲織業麵臨毀滅的威脅。人們請巴斯德對這種病進行調查研究,以控製這種病的蔓延。一個月又一個月過去了,蠶病的範圍還在繼續蔓延,可巴斯德的研究還是沒有進展。於是,有人開始對他抱怨,對他失去信心,甚至說巴斯德是國家養肥的一條寄生蟲。

偏在這時,更大的不幸向巴斯德撲來,他的三個孩子接連去世。巴斯德並未因孩子去世而忘記責任。他拋開個人的哀痛,一天18個小時努力工作。也許是哀痛與疲勞的雙重打擊,他突然得了中風,肢體癱瘓,好在腦子仍能思考。他終於發現了這種蠶病的原因,原來是有病的蠶卵在作怪,隻要消滅了有病的蠶卵,這種神秘的疾病也就不再發生。

想不到麻煩又來了。巴斯德的發現,使有病的蠶種再也賣不出去,商人的利益受到損失。商人們對巴斯德的發現進行顛倒黑白的造謠中傷,有人還喪心病狂地向他家裏扔石頭,最終把巴斯德一家趕出阿萊省。然而,蠶農又能靠養蠶獲利了,他們從內心深處感謝巴斯穗,他們在阿萊省豎了一座巴斯德的雕像以表示真誠的感激。

科學研究本身是很艱難的事情,可是,還有很多來自科學研究以外的麻煩。很多人都知道法國的葡萄酒是世界聞名的,但卻不知道巴斯德在葡萄酒釀造上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葡萄酒釀成後的變酸問題,一直困擾著釀酒業的業主們。巴斯德研究證明,酒質變酸是發酵液體中的細菌在搗鬼。如何既消滅細菌而又不影響酒的質量,這是一個難題,巴斯德試用好幾種抗菌藥物都達不到預想目的。經過一次又一次試驗,他發現把葡萄酒加溫到55攝氏度,既消滅了細菌,又保持了酒的美味不變。一個困擾釀酒業的難題終於解決了。

今天看起來,巴斯德的發現真是太簡單了。是的,一切發現都是簡單的,但發現過程都是曲折的、艱難的。一般人總是隻看到結果,看不到過程,因此容易看輕了科學家的勞動。巴斯德的發現不僅挽救了釀酒業,同時也挽救了食品飲料業。是巴斯德的消毒法使很多不能經久存放的食品飲料得以經久存放而不再變質。

想到點子和說服世界

想到點子和說服世界就如同一個啞鈴的兩端,同樣重要。

不知為什麼,歐洲人對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之一、日本的田中耕一有些不滿,認為他沒有資格獲得該獎,理由是,德國的米夏埃爾·卡拉斯和弗倫茨·希倫坎普的研究成果比田中耕一的大得多,而且研究方法也比田中的要有效得多,盡管兩人發表成果的時間比田中晚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