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對話視野下的伊斯蘭和諧理念(3 / 3)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伊斯蘭教對婦女參與社會提供了廣泛的空間,但由於男女畢竟不同,為了在社會活動中尊重女性的人格,保護女性的尊嚴和免遭傷害,《古蘭經》對婦女的著裝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你對信女們說,叫她們降低視線,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飾,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們用麵紗遮住胸膛,末露出首飾,除非對她們的丈夫,或她們的父親,或她們的丈夫的父親,或她們的兒子,或她們的丈夫的兒子,或她們的兄弟,或她們弟兄的兒子,或她們姐妹的兒子,或她們的女仆,或她們的奴婢,或無性欲的男仆,或不懂婦女之事的兒童;叫她們不要用力踏足,使人得知她們所隱藏的首飾。信士們啊!你們應全體向真主悔罪,以便你們成功。”(24∶31)可見伊斯蘭教反對婦女袒胸露背,妖豔裸露,提倡婦女衣著大方、莊重、素潔,倡導女性潔身自愛,追求高尚廉潔的生活。

三、婦女在家庭的作用男子無法比擬

伊斯蘭社會是一個以家庭為基本單元的社會。從傳統上講,伊斯蘭教非常注重家庭的建設,認為婦女在家庭的作用是男子無法比擬的,強調了母親的責任和高貴。先知穆罕默德說:“婦女是家中的明燈,中匱領袖,子女的搖籃,幸福的源泉,美德的工匠。”在處理阿裏和發圖麥的矛盾時穆聖說:“門檻內屬於法圖麥,門檻外屬於阿裏。”這是基於婦女自身特征的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即治理家政、養育兒女、充當丈夫的賢內助,這也是社會建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先知穆罕默德還說:“女性是家裏的看護者,看護者必須為家庭負責。”可見,女性除了在社會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外(比如教師、醫生、公務員、經理等),還應該在家庭裏履行好一個優秀的妻子、善良的母親和持家有方的主婦的責任。今天的中亞回族(東幹族)之所以能在遠離中原上百年後還如此完整地保持清末陝甘回族的習俗,關鍵就在於東幹婦女為傳承民族文化起了巨大的、男子不可比擬的作用。東幹人認為日常生活中“男人是皮,女人才是餡”。這與我們傳統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是一致的。可以說正是有了無數個東幹女性、東幹母親的存在,有了她們對子女的文化陶和言傳身教的影響,才有了今天東幹族的曆史文化,才使遠離故土的回族文化得以在中亞代代相承。由此可見,女性是文化傳承的關鍵因素。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教育下一代的重大責任,她與生俱來的母性的一麵,注定要對整個人類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某點上講,婦女改造社會實際上可以從改變家庭開始,婦女可以通過影響丈夫和子女來影響社會。女人最特殊的工作是做母親,對此項工作的意義伊斯蘭教給予了高度的尊重,先知穆聖說:“天堂就在母親的腳下。”母親是每個人的啟蒙導師和最精心的保育員,一切教育從孩提時代開始,並影響孩子成長的一生,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盡管伊斯蘭教本身規定了男女的平等和婦女參與社會的權利,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不同民族、種族的文化傳統,不同地區、區域的觀念差異,不同國家、部落的曆史背景等原因,都影響著當今穆斯林婦女的權益保障和在社會生活中作用的發揮。對我們國家而言,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不少人的頭腦中仍根深蒂固,但畢竟社會在發展,相信伊斯蘭教中不少符合時代要求的好思想、好觀念會得到傳承,並在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