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Windows 8家族(2 / 3)

毋庸置疑的一點是,以iPad為首的平板電腦為現在我們可得到的計算體驗立下了汗馬功勞:更接近原始動作的觸控操作,更輕盈便於攜帶的身型,更時尚靚麗的外觀,更持續耐久的續航,更簡單實用的應用都是讓消費者通過平板電腦認識到,原來除了傳統PC之外我們還可以這樣使用設備。毫不誇張的說,平板電腦直接影響了PC產業,不僅僅在於徹底擊潰了上網本—現在,有多少人回家還有立刻打開電腦的需求?

不過現實的問題也難以規避:平板電腦用戶的設備使用周期,或者說一台平板電腦的生命周期遠遠超過一部手機,事實上手機已經超出了溝通設備本身的涵義,你可以將其理解為快消品,它們在完成溝通功能之餘還能實現平板的功能,在提供良好使用體驗的同時還可充當個人品味和氣質的代言。顯然這一角色平板電腦是無法擔任的,你可能會見到朋友時刻握著貼了膜、套了殼、粘了鑽、蓋了戳的手機,但要是有誰有事兒沒事兒就捏著個平板在你麵前晃悠,那是不是有點嚇人了?所以頻繁更換手機可以獲得的並非體驗上的改變,更多的則是在於表達自己對時尚潮流的跟隨,對新產品新技術的把握,而平板電腦在這一點上隻能靠邊站了。

二合一設備雖然不盡人意,手機雖然沒有7或者10英寸屏幕,但前者在提供了同樣使用模式的前提下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多功能,後者則在提供了相同功能和性能的同時能滿足更多心理需求,因此平板電腦現在正麵臨著來自PC和手機的兩麵夾擊。

在應用方麵,專為平板開發的應用無論在質量和數量上都無法與手機相提並論,況且同樣的應用,HD版本也並不比普通版本多了什麼值得傾心的功能。致命的一點在於,也許PC對平板的影響還沒有那麼大,畢竟Windows陣營還是小眾,但手機對平板的衝擊可謂“招招見血”,現如今5.5英寸、6英寸的手機比比皆是,硬件性能、軟件係統和應用體驗都與平板沒有什麼本質差異,即便是當年宣稱大屏幕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使用常識問題的蘋果,其iPhone 6 Plus也……

從iPad的更新情況,尤其是iPad mini 3來看,即便是平板電腦市場中最大的贏家在這條產品線上也麵臨著尷尬境地,除了堆砌硬件之外還有什麼能讓平板電腦表達出差異化呢?也許e人e本的手寫和易學派的教育行業倒是一條路,但它們還是太窄了不是麼。再看看小米平板,除了“快”之外,恐怕“抄”就是唯一一個形容詞了。

平板電腦中有一類產品可被看作是“黑中之紅”,那就是以7英寸產品為主的通話平板。通話平板兼具了平板電腦的大屏幕特性和手機的溝通功能,且拿著一個7英寸的設備打電話本身也是一種另類的行為,雖然談不上高雅美觀,但起碼占了與眾不同。因此平板電腦並非全盤皆輸,通話平板在這類設備中可謂異軍突起。

21:9顯示器

自兩年前首次麵市至今,21:9顯示器就一直備受爭議:支持者認為這種比例的顯示器更接近電影屏幕,觀看大片無疑會有更好的體驗,同時利用多窗口功能還可並列開啟兩個窗口,辦公應用也著實方便;反對者則認為首先這些產品看上去實在是太怪異了,其次要真的說雙屏顯示的話,那麼買兩台普通顯示器不是更好?況且價格還更便宜。由此看來,正反雙方似乎都很占理,這也正是我們將21:9顯示器提取出來加以評論的原因所在。

通過實際的測試和使用,我們不得不承認21:9顯示器的確有它的優勢,就像支持者們說的那樣,使用Windows左右拖拽到邊框即可自動分屏的功能,開啟雙窗口之後使用者可以得到不錯的視覺體驗,即便是那些較寬的頁麵也不需要橫向滾動即可完整顯示;對很多遊戲來說,21:9顯示器能讓你看到其他玩家看不到的場景,如果真的是那種即時戰略遊戲的話,想要搶占先機變得異常輕鬆,就算是網絡遊戲也能讓你提早發現地圖上例如礦產、草藥等更多資源;至於電影麼,本身電影的比例就是2.35:1,而21:9則是2.33:1,幾乎可以認為是對等的,因此大多數電影類視頻都能夠在這種顯示器上有更好的顯示效果,不過不用指望完全消除黑邊,這基本上也不太可能。

但反對者們同樣有自己的道理: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來看,目前一台29英寸的21:9顯示器售價往往在3000元之上,接口類型和數量、品牌和外觀稍微看得上眼一些的產品就要接近4000元甚至更多,加上29英寸21:9顯示器的高度相當於23英寸顯示器,那麼換算過來的話,兩台還算不錯的23英寸顯示器也不用花費到4000元,加上專用雙顯示器支架之後都要比單獨買一台21:9的顯示器便宜不少。

此外,就看電影和玩遊戲的體驗來講,反對者也有自己的說法:普通23英寸顯示器的確沒法獲得更寬的視野,但對很多遊戲來講,雙顯示器的配置卻能夠讓你得到另外一種體驗,即一部顯示器以全屏模式玩遊戲,另一部顯示器開啟如YY之類的軟件和隊友進行溝通,或是打開網頁查看攻略,登陸論壇實時討論;如果談到看電影,他們則認為反正也有字幕,黑邊正好留給字幕顯示,而雙顯示器還能夠邊看電影邊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和朋友溝通,或是做些別的什麼事情,何樂不為呢?

也許正是考慮到這種爭議,目前21:9顯示器出現了更為“奇葩”的設計——名為“雙屏合一”的飛利浦19DP6QJNS,它將兩台窄邊1280×1024的19英寸顯示器對接成一台32英寸寬屏幕顯示器,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讓左右兩側的顯示器以“各自獨立”或是“合二為一”的模式使用,且兩個顯示屏幕均可以進行22.5度的微調。這款產品獲得了2014年COMPUTEX創新設計金獎,但就是這樣一款產品也有糾結之處:如果作為統一分辨率的寬屏幕顯示器,那麼就算是3.5mm邊框已經到了極致,由於拚接的原因屏幕中間也會有7mm的間隙,這意味著分辨率為2560×1024的寬屏幕中間被生生切出來一道縫隙,毋庸置疑會影響使用體驗,無論看電影還是別的什麼,哪怕是普通桌麵顯示都會覺得別扭,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則會更痛苦。此外,如果想調整顯示器的相關參數,你不得不為左右兩個顯示器單獨開啟OSD菜單進行詳細設置,這也增加了操作難度。

不過,21:9顯示器在今年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我們也能看到從尺寸到外觀,從設計到定位都有明顯區隔的此類產品。最後要說明的一點是,考慮到外觀設計、應用模式、使用體驗、銷售價格等因素的話,根本沒有什麼產品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隻要想清楚自己的“剛需”並據此作出選擇都可稱為明智之選。就拿21:9顯示器來說,就算你真的質疑其實際應用價值,那麼單單看外觀,它就比雙顯示器要Fashion得多。

遊戲PC

雖然PC環境整體狀況堪憂,但我們還是能夠看到一絲曙光,各個廠商都表明自己的PC銷售量在今年已經停止下滑,有了幅度不等的增幅。以DELL為例,第三季度全球同比增長10%、美國市場同比增長19.7%的數字五一讓人振奮。而在這其中貢獻值最高的恐怕非遊戲PC莫屬——我們在這裏提及的遊戲PC涵蓋了遊戲筆記本和遊戲台式機。

我們先來看一些相關數據:

據美國電玩市場調查機構DFC Intelligence的預期顯示,2014年全球遊戲市場總額將達到250億美元,全球將有2.85億名使用高端遊戲PC的玩家,而造成這種趨勢的原因更多來自於PC玩家比以往更舍得花錢,以及新型的免費遊戲吸引了更多其他玩家。

市場研究公司Newzoo與營銷機構Ad2Games聯合發表了一份報告,稱到2017年全球MMO和PC遊戲市場的收入規模將從現在的244億美元增長至307億美元,並認為電腦遊戲將始終引領遊戲市場的創新和發展,而其他任何平台都沒法做到這一點。

聯想在與暴雪娛樂聯合宣布結成產品授權和市場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發布會上稱:中國有接近3.2億網遊玩家,有40%的消費者在購買PC產品時會提出有遊戲使用的需求,這些一年前的數據都能表明遊戲已經成為主流的PC應用,在PC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遊戲PC產品線由於定位清晰,需求旺盛而表現出高速增長的趨勢。

也許不少消費者會質疑如上說法,認為手遊會對PC遊戲造成致命衝擊,能夠重現移動互聯終端對PC造成的“傷害”,但請不要忘記,諸如平板、手機之類的設備由於自身硬件和軟件應用的限製,在遊戲效果和體驗上根本不可能與PC遊戲相提並論,更何況手遊的用戶忠誠度極低,很少有產品能夠形成自己的忠實擁躉。

縱觀國內遊戲PC市場,聯想將其大獲成功的“彪悍小Y”筆記本以旗艦的身份劃歸至遊戲PC產品線Erazer之中,同時增加了X係列台式機;華碩在持續更新ROG玩家國度遊戲筆記本的基礎上,更是增加了台式機產品;DELL的AlienWare自然不必多說,這一品牌似乎成了遊戲PC業界的蘭博基尼,令一眾遊戲發燒友仰慕不已;HP新近以Omen遊戲筆記本進軍這一市場,並取了一個相當響亮的名字——傲慢,好吧是不是下一個遊戲台式機該叫做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