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中醫的三個夢想(2 / 3)

隨著中醫在香港的發展,從事中醫的人數與日增多,許多年輕中醫,加入到中醫的行業,成為中醫隊伍中一股重要的生力軍。吳俊來教授說:“我就是想培養年輕的一代,將中醫技術傳下去,將中醫發揚光大。”他現為香港多所大學醫藥學院導師,於大學課堂上傳道授業解惑,他也常被邀請至各個中醫學會講課,傳遞自己豐富的醫學知識和經驗。

吳俊來教授喜歡旅遊,於世界各地開拓眼界,他喜歡看書,於書中涉獵知識,他常參加國際性的中醫界學術交流,並多次主持國際中醫學術活動,他言:“每個人懂的範圍有限,交流可以獲取新的東西,增加自己的知識範圍,從而提高自己的醫學水平。”

“我已經七十多歲了,社會上的活動,能做就做。”吳俊來教授說。他的話語樸實無華,卻將對奉獻的不保留,對服務的赤誠彰顯無遺。這位醫學界的前輩精英,用自己的方式播散著對行業的赤誠和關愛。

醫界精英 播散關愛

吳俊來教授學術造詣很深,特別是對脾胃病頗有研究,因為人以食為天,天天要進食,所以病從口入,飲食入胃,患脾胃病的人甚多。2012年9月21日,南京中醫藥大學召開國際中醫學術交流大會,共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千多位專家教授參加,吳俊來教授在大會發言,論述“中醫治療脾胃病”,內容極為豐富,深受大會好評,在大會上,吳俊來教授榮獲南京中醫藥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可謂實至名歸。

吳俊來教授生長於內地,內地較為濃鬰的中醫氛圍為他入行中醫界創造了條件。他畢業於廣州醫士學校全日製三年本科,對知識的無限渴求,加上進取之心的驅使,他繼續求學,後考入廣州中醫藥大學全科。六年的學習時間,讓他對中醫有了更深入、更係統、更全麵的認識。由於成績優異,吳俊來教授被留校任教,成為廣州中醫藥大學教師,開啟了教書育人,培育良才的教學生涯。

“德高為師,學高為範”,吳俊來教授在教書的過程中,教學相長,在廣州醫學界聲名鵲起,年方三十多歲的他便被聘任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科研處科長,並長期在報刊雜誌上發表大量中醫學術論文,傳遞專業的醫學知識和醫學經驗,更主編《當代名老中醫臨證薈萃》這一醫學著作,全書共計47萬字,收錄了90多位當代醫術精深的醫學家在醫學上的經驗體會、臨床驗案、中醫治學,堪稱醫學界的一大珍貴寶藏。

上世紀八十年代,吳俊來教授從內地來到香港。在中醫並不被重視的環境中,他心中對中醫的熱情從未消減,等待著機會的來臨。“苦心人,天不負”,不久,吳俊來教授恰遇香港東華醫院招聘中醫,那是香港唯一一家招聘中醫的公立醫院,渴望進入其中的中醫師眾多,那一次的招聘便有一百多人前來應聘,而醫院隻錄取一人。吳俊來教授可謂“過五關,斬六將”,最終成為這一百多人中唯一的幸運兒。

香港東華醫院是香港最早的華人慈善機構,常收納貧苦垂危的病者,因此,吳俊來教授所接待、治愈的病人大多是低下層人士。醫者仁心,為那些貧苦的病人帶來了健康的福音。在香港東華醫院,他度過了十多個春秋,直到退休。2000年,吳俊來教授在香港上環德輔道中開辦了香港俊華中醫診所,提供全科診療,懸壺濟世,造福病人。“因為每天病人很多,所以我又聘請了一位針灸醫師。”吳俊來教授說。

從內地到香港,他對中醫的那份執著之情從未因為環境的截然不同而改變,醫者的那顆仁心,在香港這片土地上,繼續播散著關愛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