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這些年,讓吳俊來教授印象深刻的事有許多,其中一位曾被西醫診斷為肝癌,並告知最多隻有三四個月壽命的病人找到了他,他通過對病人進行中醫中藥調理,將病人的生命延長至三年多;西醫對嚴重水腫病人的治療手段常以洗腎為主,中醫調理之後,不用洗腎,經服中藥延長壽命。此類病例,在吳俊來教授行醫的過程中屢見不鮮,他的仁心仁術,為患者減少了痛苦,延長了生命。如今仍堅守在崗位上的吳俊來教授,不知疲倦,無懼辛勞,為患者帶來健康的希望。
中西結合 優勢互補
醫者仁心,治愈病人,對於一位醫者來說是最自豪、最關心、最在乎的事,無論西醫還是中醫,均不例外。吳俊來教授雖然離開了東華醫院,他仍發揚東華精神治病救人,贈醫施藥,扶貧救濟,所以他的診所,不收診金,藥費最平,每劑中藥不過五十元,他說:“有錢不等於開心,能幫助別人才最開心。”這便是助人為樂,由於吳教授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待人態度和諧,深得市民愛戴,每天病人都排隊候診,更獲得香港中藥聯商會、通濟商會、中西區業主聯會、樂民社、文彙報、新會商會等諸多社團、單位聘任為醫事顧問。
吳俊來教授的第三個願望是中西醫互相尊重,互相團結,互相配合。他曾於廣州醫士學校攻讀西醫,後考入廣州中醫藥大學,他自身便是中西醫學的結合體。吳俊來教授說:“中醫西醫不應該互相排斥,要互相結合,認可並吸取對方優勢的地方。”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西合璧,創造奇跡。”吳俊來教授說。在他看來,中西醫的結合,並非學術之爭、領域之爭、地位之爭,隻是在治療、康複過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中醫診斷講究望聞問切,西醫追求先進器材為診療手段,“就拿把脈來說,單單把脈可能看得並不十分清楚,借助高科技儀器,如胃鏡等,可以看得更清楚。”吳俊來教授說,“而對於癌病,西醫的治療方法有三:手術、化療、電療。這三個方法無論是哪種,都會對人的身體產生較大傷害,如頭髪脫落,作嘔,貧血,腸胃不適等,如果采用中醫調理,這些不良反應都能很好地改善,使得西醫的副作用減少,讓腸胃舒適,緩解疼痛等。”
他所提倡的中西醫結合,精髓在於在掌握西醫先進的診斷和治療基礎上,結合我國傳統醫學的治療,這樣才會源於西醫,高於西醫;源於中醫,高於中醫。彼此間取長補短,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保護人們的健康長壽。
數十年,吳俊來教授的生命為醫學而燃燒,他的心為醫學而跳動,他將人生中最精華的歲月交給了醫學界。數十年光陰流過,流過的時光裏,鐫刻了吳俊來教授為醫界執著一生,奉獻一生的醫者情懷,年已七十多歲的他,仍未停下奔忙的腳步,正為心中的三個願望而執著前行。
熱愛家鄉 支援家鄉建設
吳俊來教授,是一位愛國愛港的熱心人士,在香港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公開義診,贈醫施藥,義務擔任醫事顧問。他對祖國,對家鄉也無限關愛,他連任四屆香港新會縣同鄉會會長,常帶領香港同胞支援家鄉建設,親自贈送善款、糧油、禮物予鄉下貧苦大眾;他捐款修築水泥路、運動場;他以個人之力興建文樓小學圖書館,為新會四中修建一間實驗室,家鄉的人對他滿懷感激。
他的一片善意如陽光般,照耀在家鄉的大地上,付出,與他而言,是收獲,也是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