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正指出,要鞏固先進性教育成果,實現黨員先進性的與時俱進,就必須探索並建立起保持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製。李東光認為“建立黨員先進性長效機製的主要目標就是鞏固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7],確保先進性教育取得實效。王玨認為構建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製是鞏固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的關鍵環節。杜言敏在《著力探索長效機製鞏固先進性教育成果》一文中指出,探索“長效機製是鞏固先進性教育成果的必然,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黨的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方麵的保障”[8]。
三、保持黨員先進性長效機製的內容
保持黨員先進性長效機製的內容是多方麵的,也是大部分學者所集中探討的。現從以下幾個方麵對保持黨員長效機製的內容進行概括和梳理。
1.長效目標管理機製
陳凱、王文莉等認為,“黨員目標管理機製是一種動態的管理機製。所謂黨員目標管理,就是以支部為單位,將黨員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在一定時期內應做的工作轉化為具有數量、質量、時限要求的具體目標,經黨員討論、支部審定後付諸實施[9]”。他們認為沒有考評就沒有真正的責任,應完善長效目標管理機製,建立黨員崗位責任製,完善定量定性化的黨員業績評價體係,具體包括黨員報標、民主議標、支部定標、公開亮標、升級達標。“通過深化教育、量化管理、強化監督,使黨員先進性目標管理能夠真正落在實處”[1]。
王炳林、闞和慶等認為建立和完善黨員管理機製,首先要增強黨的自我純潔功能,把好黨員“入口”“出口”關。完善發展黨員宏觀指導製度、入黨積極分子教育管理製度,嚴把“入口”關。同時“要把黨員的‘出黨’工作納入黨的建設工作日程,要按照新《黨章》的規定及黨的有關文件,製定具體的‘出黨’標準,完善黨員退黨的相關程序”[10]。其次要改進黨員管理方法。針對黨員流動性、分散性大的特點,福建省委黨校課題組提出,應“積極探索對黨員進行分級、分類、彈性和動態管理等有效措施,實現黨員管理全覆蓋。特別要認真研究探索離退休幹部職工黨員,企業下崗、解除勞動關係職工黨員、“兩新”組織黨員、農村外出經商、務工黨員等黨員群體的有效管理辦法”[2],保證每個黨員都在黨組織的有效管理之中。
2.長效黨員學習機製
中共合肥市委組織部課題組認為應圍繞提高思想素質和加強能力建設,建立健全長效黨員學習機製。“在學習內容上突出針對性,在方式方法上體現靈活性,在考核考評上突出實效性。加強黨員學習教育的載體建設,堅持製定和完善黨員中長期學習計劃和集中輪訓等製度。建立健全黨員集中學習教育與個人學習相結合的製度,建立規範黨員集中學習檔案製度和考勤製度,改進黨員集中學習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黨員學習教育的激勵約束機製,堅持定期開展黨員民主測評和學習成效的檢驗,建立健全黨員學習教育的檢查、考評、激勵和約束製度”[11]。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課題組認為,“完善長效黨員教育機製,首先要充實黨員教育內容。黨員教育必須根據黨的建設麵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實新內容,進一步增強其針對性、時代性、係統性和實踐性”[4],加強對黨員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注意開闊黨員的視野。其次要創新黨員教育方法,根據現有的各種條件不斷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同時遵循思想教育的規律,正確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根據不同對象有的放矢開展黨員教育,注意將教育與建章立製結合起來,為加強經常性的黨員教育、管理提供製度保證。
3.長效黨員聯係群眾機製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課題組指出,建立長效的黨員聯係群眾機製,首先應建立黨的群眾工作理論創新機製。使廣大黨員牢記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服務群眾的機製。其次建立長效的聯係與服務群眾的工作機製,開展幫扶結對活動,打通融洽幹群、黨群關係的新通道。再次建立多渠道利益表達與政治參與機製,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發言權、監督權,使群眾政治參與途徑健全透明,利益表達渠道暢通無阻。建立聯係群眾的信息網絡平台溝通機製和群眾利益保障機製,以利益保障機製去化解民怨,才能真正取得實效。
4.長效民主監督機製
盧先福等認為健全完善長效民主監督機製,首先要“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製,規範黨政機構設置,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製約有效的監督機製。加強對領導班子的監督,明確權力授受關係,建立健全常委會向全委會、全委會向黨代會負責報告工作並接受監督的製度。完善黨委內部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堅持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定。改革完善黨的紀律檢查體製,發揮紀委的監督作用,建立嚴格的責任製。製定對嚴重失職、重大決策嚴重失誤等進行責任追究的具體辦法。推行政務黨務公開,增加國家事務和黨內事務的透明度並有效地運用新聞媒體加大輿論監督的力度”[6]。
福建省委黨校課題組指出,建立長效黨員民主參與機製,核心是要確立黨員在黨內的權利主體地位,要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改革體製機製,建立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願的黨內民主製度。首先要科學構建民主製度基本框架,健全完善黨委內部議事和決策製度、黨內民主選舉製度、黨內情況通報以及黨員批評、檢舉、申訴、控告權利保障製度等。其次要明確製度的具體措施要求,切實克服長期以來我們黨內民主製度規定太原則抽象、缺乏可操作性的問題。最後要製定和落實懲處性規定,製定並嚴格執行違反黨內民主製度的懲處條例,建立黨員權利保障責任追究製度。
5.長效組織生活機製
陳凱等認為規範的組織生活,“完善黨的組織生活製度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麵:一是要健全黨員組織生活製度,豐富組織生活內容,改進組織生活方式,促進組織生活的落實。二是要完善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製度,明確會議議題,規範會議程序,提高會議質量。三是要堅持民主評議黨員製度,根據黨章和保持黨員先進性的基本要求以及行業與崗位的具體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采取黨內外相結合的方法,定期對黨員進行評議,促使黨員改進不足,提高素質”[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