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眸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1 / 2)

回眸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社科廣角

作者:江珂

2013年6月2日,3D國際特工大片《天機·富春山居圖》在北京奧體中心舉行全球首映慶典,影片已於6月9日全球正式公映。影片的內容將我們的視野帶回到悠遠的中國古代。

名畫《富春山居圖》於1350年庚寅年完成;1650年庚寅年,明代收藏家吳洪裕臨死前下令將其焚燒殉葬;2010年,又一個庚寅年,由於溫家寶總理的深情期望,這幅圖從一件藝術珍品變成兩岸相連的一個文化象征符號。“生於庚寅年,毀於庚寅年,名於庚寅年”,在中國書畫史上還沒有一幅作品能有這樣傳奇的經曆,這就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

八旬老翁成就傳世名畫

講到這幅傳奇的作品必須提到它的作者,元代畫家黃公望。作為“元四家”(另外三家為吳鎮、王蒙、倪瓚)之首的著名畫家,他的一生曆經坎坷。黃公望(1269~1354),本姓陸,名堅,幼年家境貧困,父母雙亡,族人將其過繼給浙江行省永嘉州(今溫州市)平陽縣黃氏為子。這個姓黃的老先生——黃樂,沒有兒子,多年來一直尋找一個能夠繼承家產的兒子,直到94歲此公才遇到了當時七八歲的黃公望,見其聰明伶俐,甚是喜歡。收養以後,黃樂高興地說:“黃公望子久矣。”遂取名黃公望,字子久。黃公望的名字也是紀念了他和養父之間一段特殊的緣分。

過繼到黃家之後,由於黃家家境殷實,又是書香世家,加上黃公望聰明伶俐,因此,他12歲就參加了國家級的神童科考,這個神童科考有點像今天的少年班,國家希望通過這

樣的考試對一些優秀的孩子進行特殊的培養。經過神童科考後不久,到了青年時代,黃公望就在江浙一帶做了基層的“公務人員”,主要負責田糧賦稅。自此,一個聰明、有才學的年輕人胸懷大誌,踏上了仕途。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黃公望在官場上的表現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飛黃騰達,在他46歲的時候牽涉到上司張閭的案子上。原來,他的上司張閭是個貪官,在元朝恢複科舉那年,張閭案發,黃公望受到牽連,被誣入獄。這一事件使黃公望的人生突然有了一個大的轉彎,這個轉彎使他生命中原本胸懷大誌的野心幻滅了。

長達五六年的牢獄生活,使黃公望心灰意冷,徹底斷絕了步入官場的念頭,一度靠在街頭給人算命測字看風水為生。後來黃公望參加了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更加看破紅塵,做了道士,改號“大癡”。50歲左右師從趙孟頫,隨其學畫,從此雲遊四方,以詩畫自娛。李日華《六硯齋筆記》說,“黃子久終日隻在荒山亂石叢木深筱中坐,意態忽忽,人莫測其所為”;郟倫逵《虞山畫誌》說他“每月夜,攜瓶酒,坐湖橋,獨飲清吟。 酒罷,投擲水中,橋下殆滿”。可見,長期浪跡山川使黃公望對江河山川有了深深的依戀。

晚年的黃公望隱居富春江畔,《富春山居圖》正是他以富春江兩岸景致為對象創作的抒情寫景式山水長卷。傳聞黃公望時常攜帶紙筆沿江而行,觀江山釣灘之勝,察煙雲變幻之奇,看到自己心動的風景,便將其畫下,於是才有了這幅曠世奇作。此圖高一尺餘,長約二丈,展現了富春江一帶景色,於至正七年(1347 年)啟筆,至正十年完成創作。全卷除在山水構圖上有疏密、動靜的改變,尤其以運筆落墨的技巧最為迷人:綿長的淡墨線條,層疊的墨色積累,水墨的幹濕轉換,無一不體現著畫家對客觀世界的感悟,凝結著他多年創作實踐的修煉。

黃公望一生經曆坎坷,尤其他學畫生涯起步很晚,有年代可考的畫作隻有 7 幅, 全是他 70 歲以後創作的,但其山水畫卻是元代山水畫中水平最高的,有人甚至將他和“書聖”王羲之並列,稱《富春山居圖》可以和書法中的《蘭亭序》相媲美。八旬翁成就傳世名畫,不能不說是書畫史上的一大傳奇。

傳世名作600年傳奇旅程

黃公望完成創作後,將此畫贈予了無用和尚。這位無用和尚是黃公望全真教的師弟,名鄭樗,取道號“無用師”,自此,《富春山居圖》有了第一位藏主,也從此開始了它在人世間600多年驚心動魄的傳奇旅程。此畫完成之初,無用和尚就有言在先,說此畫“顧慮有巧取豪奪者”。他跟黃公望說:“你這張畫畫得太好,一定是傳世名作,你要在後麵寫說是給我的,你不先寫,將來人家會搶走,所以你一定要先注明”。於是才有了這幅畫跋尾中的“巧取豪敓(通奪)”之說。

而此番擔心之舉不幸被言中。原來,無用和尚在得到這幅畫後不久就去世了,此畫開始在民間流傳,明朝大畫家沈周得到這幅畫後,非常喜歡,愛不釋手。在當時,收藏家把自己收藏的書畫珍品拿去請好友、名人題跋是一種潮流,題跋得越多越長,書畫的文化積澱就越深。因此,沈周也把這幅畫交給一位朋友題跋,卻被這位友人的兒子藏匿而失。其實這幅畫是被這家的兒子賣到了做節推官的樊舜手上,這個樊舜買了這張畫非常得意,特意請來大畫家沈周觀看,沈周一看差點暈了過去,因為這幅畫就是被騙走的《富春山居圖》。沈周此人生性敦厚,麵對此景也隻能無奈地說,“豈翁擇人而陰授之”,意思就是“這是天意啊,黃子久在陰間選擇了要把此畫送人,但選擇的不是我而是樊舜啊”。又一次偶然的機會,沈周在畫攤上再次見到了被賣掉的《富春山居圖》,他興奮異常,連忙跑回家籌錢買畫, 當他籌集夠錢返回畫攤時,畫已經被人買走了。沈周後悔不已,捶胸頓足放聲大哭。 以後沈周仍念念不忘這幅讓他魂牽夢縈的畫作,憑借著記憶,他畫出了一幅《富春山居圖》,他的仿作和原作在構圖等方麵都驚人地相似,此圖現保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到明晚期,《富春山居圖》真跡又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