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冥想可以改善人腦功能嗎?(1 / 2)

冥想可以改善人腦功能嗎?

心路綠洲

作者:何吳明

冥想,作為一種解壓訓練,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被大眾所熟知,也有很多人參與到這項訓練當中。冥想有利於人的心理健康,比如趕走愛走神的毛病,使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讓人遇事不再過於焦慮等。然而,這一切都是怎麼做到的?承載著心理功能的大腦,會因為冥想而發生變化嗎?

人體最年輕的部位

事實上,人腦可能是人體最“年輕”的部位。如果說其他身體部位隻有一個青春期階段,那麼對於人腦來說,終生都是青春期。這是因為人腦終生具有可塑性,即可以改變自身以適應新環境和新任務,與冥想相關的研究結果也支持這一觀點。心理學家發現,冥想可以改變人腦的結構及其所承載的功能。

2009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找來了44名有豐富冥想經驗的人,他們平均有24年的冥想經曆,每天冥想10~90分鍾。研究者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來觀察冥想者的大腦灰質,從而分析其腦部結構特點。他們發現,相較於普通人,常進行冥想的人在右眶額皮質、右丘腦和左下顳葉部位的灰質更多。也就是說,冥想者的腦部結構與普通人有明顯的區別。

大腦灰質主要是由神經元胞體構成,它在活體的腦中是粉紅色的,隻因泡在防腐劑溶液中時變成灰色而得名。實驗證明,冥想者灰質部的腦細胞更多,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的精神更加專注、情緒更加穩定。這些腦部位的結構改變,給他們提供了發揮更多潛能的機會。比如已經有很多證據表明,眶額皮質對人的“執行力”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大腦如何做到“聚精會神”

2011年的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把目光放在了腦電波上,他們用腦磁圖設備來觀察人的腦電波變化。α波是腦電波中最常見的一種,當一個人集中注意力在警惕一個可能出現的事物上時,用來感知這個事物的腦細胞就會產生低頻的α波,同時那些與這個事物無關的腦皮層的α波的頻率就會升高。產生低頻的α波表明這部分腦區被激活了,而α波的頻率升高表明該腦區處於抑製狀態。比如,當你在電視機前等待某個節目出現時,這種狀態下你的大腦就類似我們上述所說的情形,有一些區域處於警惕的狀態,α波頻率較低,而另一些區域的α波頻率升高。那些處理跟該節目無關的事情的腦區,就沒有你用來期待這個節目的腦區那麼活躍,以至於可能有人敲門也沒有聽到。這就是所謂大腦幫我們排除幹擾,聚精會神的原因。

在一項由美國麻省綜合醫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完成的研究中,研究者招募了一批之前沒有接觸過冥想課程的誌願者,將其分為兩組,一組人將接受8周的冥想訓練,另外一組人則在這8周裏像以往一樣生活,不接觸冥想訓練。8周之後,研究者用腦磁圖機器觀察了他們在完成一個注意力任務時的腦電波變化(類似前文提到的期待電視節目的任務)。結果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