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活習慣比男性健康
國人的家庭大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男性一般比女性應酬多,很多男性在與人交往中形成了吸煙、酗酒等諸多不良生活習慣,造成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高等“三高”的亞健康症狀,容易引起心梗、卒中等突發疾病,導致早衰、早亡和殘疾;而女性則相反。 女性的應酬相對較少,飯量也比男性相對要小,因而胃腸負擔較輕,攝入的熱量也少,這就降低了罹患“三高”等慢性病的風險。科學研究證實,少吃長壽,吃得過飽可使體內的自由基增多,增加疾病甚至患癌的風險。
家住南崗區清明二道街的顧嶽珍老人已經109歲,是百歲老人中年齡名列前茅的一位。她的特點就是吃得比較少,一日兩餐,早晨是8點吃飯,下午是3點開飯,每頓飯都要喝玉米麵粥,有的時候還吃兩個自己做的小窩窩頭。老人喜歡吃的一道菜與眾不同,就是用做完豆漿剩下的豆腐渣炒白菜。老人認為,別看豆腐渣是丟棄物,其實含有的營養價值還很高,用它和清熱解毒的大白菜一起炒來當菜,可以調節人體功能,把體內一些廢物順利排出體外。
一般來說,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注意個人衛生,更喜歡洗澡、洗頭、洗臉、洗手、刷牙和重視飲食衛生,這能減少感染疾病的機會。而男性一般比女性更忙碌,有的時候不太注意個人衛生,增加了患病的幾率。
100歲的張於氏非常愛幹淨、講衛生,每天上午都會在家中的院子裏散步,精神好的時候,還會到大街上散步。居住在道裏區托老所的孟憲彩老人,經常與社區的老人一起跳大秧歌。
當今社會對男性的期望值較高,男性不僅要能夠掙錢養家,還要讓家人過得更好,因而承受的社會壓力更大,更容易罹患心腦血管疾病。中國式家庭一般“女主內”,女性的壓力相對而言沒有男性那麼大。加上女性獨特的生理特點使女性性格比較溫柔,像水一樣柔的性格對環境具有更好的適應性,更具有心理彈性,更能做到逆來順受,對惡劣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都具有更強的耐受力。
調查發現,哈爾濱現存的127位女壽星幾乎都沒有工作,盡管她們主要生活的年代物資不那麼豐富,似乎也沒有太大的社會壓力。
女壽星們大都善於
擇機適度鍛煉
空氣中有個逆塵現象,有的時候淩晨霧蒙蒙的,這個時刻粉塵多,甚至煙霧繚繞,往往是PM2.5的高峰期。如選擇這個時段鍛煉,不但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反而會加重空氣汙染對身體的損害。觀察發現,很多百歲老人的鍛煉時間選擇得非常高明,大多數百歲老人會選擇在雨後、雪後以及上午運動,這就避開了“逆塵時段”。雨雪之後空氣清新,鍛煉的同時也對肺部起到一定的淨化作用。
另外,壽星們選擇在樹林及花草多的地方鍛煉,空氣環境質量明顯優於其他地方。102歲的孟赫氏每天吃完晚飯都要去自家附近的清濱公園鍛煉身體,和老姐妹們一起抻抻胳膊,壓壓腿。孟赫氏的外孫子黃秋力介紹說:“有一次我去公園找她,看見她正在那兒壓腿呢,那腿抬得老高了,我看著都害怕。說實話,我都做不到,我姥姥實在是太厲害了。”
101歲的張書珍老人,平日裏喜歡納鞋底、做拖鞋,鍛煉眼力及手指的靈活度。據老人的女兒介紹,老人手指靈活,沒事時還常用小錘子敲敲胳膊和腿,按按後背。
【責任編輯】張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