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食品麵麵觀
科技視野
作者:喬梁
有機食品(Organic Food)是指有機農業生產體係生產的食品,準確地說,在未被農藥、化肥汙染過的原生態土壤上進行有機種植,以最接近自然的方式生長,並且在生長過程中絕不使用人工合成化合物、化肥及轉基因技術等,在加工生產過程中也沒有任何人工合成化學成分的食品。
有機食品的起源
有機食品是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生產的食品和產品。有機農業則是指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平衡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最早提出有機農業概念的是英國的諾斯伯納勳爵(Lord Northbourne)。諾斯伯納是一位農學家,1940年,他出版了一本專著《照料土地》,提出和定義了當時兩種對立競爭的、無法包容的農業體係——有機耕作和化學耕作。前者是一種遵循自然規律的耕作方式,而後者則過分依賴於工業革命發明的農藥、化學肥料、大型機械等的耕作方式。
事實上,有機農業就是最古老的傳統農業,用的是人和牲畜的有機肥,也不用殺蟲劑和除草劑,因為過去科技尚不發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農民無法獲得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後來人們發現戰爭期間發明出來的技術對農業生產很有幫助。例如,被作為炸藥使用的化學藥品硝酸銨搖身一變而成為肥料,被用作神經毒氣的有機磷化合物後來被用作殺蟲劑。
不過,農業生產中大量地使用化學肥料、農藥、除草劑在讓糧食豐產的同時,化學物質也在土壤和水體中殘留,造成有毒物質積聚,並通過物質循環進入農作物和牲畜體內,最終進入人體並損害人的健康。於是,諾斯伯納提出了有機耕作和化學耕作的概念。他認為:“從長期來看,用化學耕作來代替有機耕作的嚐試將會是比現在所知道的要有害許多。而且值得指出的是,人造肥料的產業是非常巨大的、組織嚴密的,他們的宣傳鼓吹是很微妙的,但是人造肥料產業總有一天會消亡。”
諾斯伯納的觀念後來逐漸得到一些人的認同。1947年,英國的霍華德(Albert Howard)出版了《土壤和健康:對有機農業的研究》一書,采用了諾斯伯納的術語——有機農業,這也是第一本在標題中有“有機農業”一詞的書。1945年,美國的羅達爾(Jerome Rodale)出版了《豐收:用堆肥耕作和實施園藝》一書,也提到了“有機農業”的概念,並將其和“依賴化學合成物,最終導致土壤板結、無生命”的“化學農業”相對比。
隨著化肥、農藥的大量應用和環境逐漸被汙染,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與環境”會議上,與會代表首次提出“生態農業”的發展戰略,同時成立了“有機農業運動國際聯盟(IFOAM)”,此後該聯盟總部設在德國。由此,在全球引起了一場新的農業革命,許多發達國家相繼生產和開發有機食品。因此,有機食品是指按照有機農業生產和加工的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準的食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歐盟的有機食品標準
全球有機農產品一半的消費在歐洲,歐洲有13萬農場主從事有機農業生產,播種麵積約370萬公頃,約占全歐洲耕地麵積的2%。在歐洲,德國和英國的有機農業市場最為廣闊。德國的有機農業已有30多年的曆史,注冊的有機農場已接近9000家。英國早在1946年就已實施有機食品認證。而美國的有機食品生產自20世紀90年代初就一直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美國消費者每周會購買一次有機食品,有機農產品市場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其貿易額占全球有機食品貿易總額的近45%。
在歐洲,按照有機產品的類別,有機穀物食品占有機食品市場的37%、奶製品占11%、肉類占11%、其他產品占31%。這些產品的比例在歐盟內各個國家之間並不相同。如法國有機食品市場穀物占42%、水果和蔬菜占25%、酒占2%、肉禽類占3%,餘下是其他有機產品;英國有機食品中水果和蔬菜占54%、穀物占14%、奶製品占7%,餘下是其他有機產品;丹麥有機食品中奶製品占45%、水果和蔬菜占17%,餘下是其他有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