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外交在太平天國那裏吃了一個閉門羹,洪秀全等太平天國領導人似乎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和世界溝通、進行貿易。這是太平天國的曆史局限,由此也注定了太平天國的結局。
一個非常態的社會架構
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不一而足,但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其領導人在十幾年漫長歲月中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常態社會應有的統治方式,而是長時期實行戰爭狀態下的特殊措施,久而久之,人民生厭,無法支持。
太平天國金田發難後,按照軍事方式編練軍隊,男女隔離分編男營、女營,有助於軍隊的管理和發揮軍隊的戰鬥力,這都是對的。這一製度即便實行到定都南京後也是應該的,沒有大問題。但是,當定都後與清政府的戰爭進入僵持階段,洪秀全等領導人繼續用戰爭狀態非常手段管製人民,繼續實行男女隔離製度,肯定影響士氣,影響民眾的向心力。
在經濟製度方麵,太平天國長時期實行聖庫製度,自金田起義到革命失敗,這一製度都沒有調整。聖庫製度在戰爭狀態下有利於保障軍隊供應,在吸引窮苦民眾參加革命、保障軍隊紀律等方麵都有積極作用。但當定都後,當統治成為常態後,太平天國領導人還用各種理由堅持聖庫製度,這就嚴重違背了人性,不合時宜,是將理想當做現實了。
特別是在太平天國領導人占領南京後,將聖庫製度肆意擴大,將城市居民納入聖庫製度管理範疇,強製性要求“人無私財”、大公無私、毫不利己,這就不是一般的違反人性,而是將一個非常態的社會架構強加給人民,強加給社會。
聖庫製度和男女隔離製度在特殊的戰爭狀態或許是有用的,但其適用範圍必須限定在非常態階段,一旦社會進入常態,統治方式必須盡快轉換,必須從一個革命政權轉換為一個建設政權。假如洪秀全和太平天國領導人在南北分立大致成型時注意到了這一點,相信即便太平天國統治區域被曾國藩湘軍鐵桶式圍困,太平天國治下的人民即便為了一個安寧的生活,也會與太平天國一起奮戰到底,保衛家園。
特殊的管製社會方式並不是創造,真正的創造必須尊重人類在社會管製方麵的智慧積累。太平天國領導人之所以別出心裁弄出那麼多新花樣,還與其在意識形態方麵的胡來有關聯。
太平天國的意識形態既不是中國的傳統意識,也不是純粹的西方意識,不是西方工業化之後的民主、科學與憲政。洪秀全當然沒有這種覺悟,但是洪秀全無論如何不應該讓意識形態長時期畸形化。假如當其革命之初為了反抗清廷需要一個不一樣的意識形態,需要一個被加工過、由自己隨意解說的基督教的話,那麼當定都南京、社會漸趨常態後,洪秀全就應該有意識淡化革命時期不中不西、非驢非馬的意識形態,重新認同中國傳統,重建中國社會,那麼在太平天國統治區域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然而,太平天國領導人太想與別人不一樣了,太想創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東西了。他們長時期堅守那種不中不西的意識形態,終於被曾國藩找到了“痛下黑手”的著力點。太平天國的失敗不是敗在武力上、戰場上,而是其獨特的、非常態的意識形態嚴重影響了其與人民、與士大夫的關係。
聰明的人總想著創造一個不一樣的社會與世界。其實,在很多時候,一個最理想的社會,就是與別人一致而又別致。一致是前提,別致是特色。沒有一致,獨出心裁,也就沒有別致,沒有未來。這或許就是太平天國這場“未完成的革命”一個最值得汲取的教訓。
【責任編輯】王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