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殼從何而來?

龜殼到底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界一直爭論不休。有人提出龜殼是由表皮進化而來的,也有人認為龜殼是由爬行動物的肋骨進化而成的。近期,後一種觀點獲得了更進一步的證據。科學家重新研究了正南龜這種2.6億年前棲息在南非的爬行動物的化石,其外形酷似蜥蜴,肋骨寬而平坦,上腹部呈圓形,頗具龜殼的外形。科學家認為,正南龜那些寬而平坦的肋骨和脊椎骨在進化的過程中會漸漸連在一起,逐漸形成由50個左右碎片組成的龜殼。無獨有偶,2008年在中國也發現了跟正南龜很相似的爬行動物的化石,這一爬行動物生活在2.2億年前,肋骨比正南龜的還要寬,該生物雖然沒有龜殼,但是胸前長有跟烏龜大致相同的胸甲。

塑料包裝易致兒童血壓高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包括食品塑料包裝在內的普通塑料中的化學物質會增加兒童患高血壓的風險。科學家對近3000名兒童展開了一項大規模聯合研究,結果發現,食品包裝中的鄰苯二甲酸酯等化學物質會導致兒童發育初期的重要代謝及激素異常。早期研究發現,鄰苯二甲酸酯會抑製心髒細胞功能,導致血管壓力增加,危害血管健康。但是新研究首次揭示了鄰苯二甲酸酯與兒童心髒健康之間的關聯性。塑料地板、塑料杯、沙灘球、塑料包裝等物品中所含的無色無味有毒物質與青少年高血壓發病率驟升有一定關係。減少兒童接觸有害環境化學物質,少吃塑料包裝食品,對保護兒童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蟑螂抗毒進化快

早在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將一種致命的毒素放在食物裏並讓蟑螂吃下,這些中毒的蟑螂在回到巢穴之後很快死亡,而其他同類又因為食用死亡蟑螂的屍體而再次中毒並隨後死亡。上述實驗一直持續到1993年,科學家們發現毒物誘餌後來根本就對蟑螂產生不了任何作用。研究人員現在揭示出了其中的秘密,即蟑螂通過數代的進化其體內就能產生能夠抵禦毒素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夠對於毒素中的葡萄糖產生反應。體內具備這種物質的蟑螂能夠將其再傳給下一代。

利用基因技術改變蚊子嗅覺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采用新型基因技術,成功改變了蚊子的嗅覺,從而有可能讓它們不再對人類感興趣。研究人員利用一種被稱為鋅指狀結構核酸酶的基因工程工具,特定地使埃及伊蚊的orco基因產生突變,接著將這種鋅指狀結構核酸酶注射至蚊子的胚胎中,從而培育出產生突變的個體。

【文稿】彭 文

【責任編輯】龐 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