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遞
死豬發電
填埋、焚毀病死畜禽是防控動物疫情的有效舉措,但不能解決由此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中國一家生物能源公司研發出一種將病死畜禽轉化為清潔能源和有機肥料的技術,將死豬送進高溫爐進行高溫分解,固體殘骨和毛將被轉換成可燃的氣體。處理一頭100千克重的豬,可生成16千克的工業用油,約1千克的黑炭(有機肥),厭氧發酵後產生的沼氣還可發200度電。
胖子減肥為何不易
胖人總是抱怨喝口涼水都能長肉,這是有一定道理的。脂滴占據脂肪細胞的大部分空間,是中性脂質的主要貯存場所。日本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幹預手段,使得實驗鼠體內無法形成脂滴,結果發現製造脂肪的SREBP1基因功能也比一般實驗鼠減弱許多。反之,當恢複脂滴製造時,SREBP1的功能得到加強,脂肪蓄積量也隨之增加。這說明,脂滴促進製造脂肪,脂肪形成後反過來又增加了脂滴,這種惡性循環導致越胖的人越容易長肉,減肥也越難。如果能夠開發出阻止這種循環的藥物,就有可能預防並治療肥胖。
人類遠祖或為“袖珍猴子”
中外古生物學家在湖北荊州地區發現了迄今最古老的靈長類動物——阿喀琉斯基猴的骨架化石,其身體長約71毫米,重約20~30克,善於跳躍和四肢抓握,白天活動,主要捕食昆蟲。阿喀琉斯基猴生活在距今5500萬年前的始新世早期,處於靈長類演化樹非常接近根部的位置,也就是早期類人猿與早期眼鏡猴剛剛開始出現分化的時期,因此阿喀琉斯基猴兼具類人猿和眼鏡猴的特征。該物種的發現為研究靈長類動物的早期進化和類人猿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同時說明人類的遠祖或比老鼠更小,可能是擅長在雨林樹叢裏跳躍的“袖珍猴子”。
嬰兒子宮裏會練習表情
對子宮內嬰兒的掃描結果顯示,嬰兒們會做出一定的表情,比如24周時會微笑,而在36周的時候則會有皺眉等表達痛苦的表情。他們是真的感到痛苦嗎?研究人員並不這樣認為,他們指出,這很可能是嬰兒在為自己出生後能表達痛苦的情緒做練習。一出生就會表達痛苦,這對嬰兒來說很重要,這樣嬰兒們才會向照顧自己的人們傳遞他們的饑渴了或是不舒服了的信號。
冰凍400年植物重新複活
加拿大研究人員在考察北極冰川時,發現一些被冰凍了400年之久的植物,並在實驗室中成功複活了其中的一些。放射性碳測年表明,這些苔蘚植物是在400多年前的小冰川時期被冰川掩埋的,其結構被冰川很好地保存了下來。研究人員采集了這些苔蘚植物的樣本,並在實驗室中對它們進行培養,結果培育出4個類別共計11株苔蘚植物。這些苔蘚植物能夠再生,說明它們對極端環境的適應能力可能比人們此前所認為的強得多。
發癢的“程序”
美國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老鼠大腦,發現了一個脊髓釋放的小分子,這個小分子能引發
一個“程序”,之後老鼠大腦會感受到發癢的感覺。這個小分子被稱為鈉尿多肽b,它能選擇性地注入老鼠大腦脊髓中的一個特定神經細胞,這個過程會通過中樞神經係統發出信號。當鈉尿多鈦b或特定神經細胞被移除時,老鼠就會停止抓撓身上的大量癢誘導物質。由於老鼠的神經係統和人類的極為相似,科學家猜測人和老鼠產生發癢感覺的生理機製可能有類似之處,這個研究成果將為科學家尋找人體特殊分子提供幫助。隻要找到特殊分子,科學家可以研製藥物,幫助那些患有濕疹、牛皮癬等長期發癢病症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