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另類謎團(5)(2 / 3)

據悉,如果這一發現屬實,那它將成為因重力這一惟一原因而被發現的太陽係中的第二顆行星。第一次是1846年海王星的發現:科學家在1787年發現了天王星,後來發現天王星的軌道十分異常,從而發現了對其具有引力的海王星。

這顆新星是由英美天文學家組成的小組發現的,它很可能就是所謂的“Kuiper帶”天體。而“先鋒10號”的軌道數據則來自於國家宇航局“深度空間”網絡,這一網絡是由一係列大型射電望遠鏡構成,目的是為了觀測太空深遠處的情況。

早在1992年12月8日,那時“先鋒10號”已飛離地球84億公裏,該天文小組就發現探測器的飛行軌道出現偏差,他們一直在研究這一現象,希望找出原因。直到最近,在經過多種方法分析研究“先鋒10號”發回的數據後,他們才肯定了自己的推論:即太陽係又有了新成員。

近來,他們力圖計算出此天體可能達到的最遠距離以及具體位置。他們初步預計,此天體是在撞上一大行星後而被拋到太陽係邊際的。該天文小組的一位英國博士稱:“我們對這一發現欣喜若狂,它真是天文學上一個極好的標誌性事件!”

據稱,這一天體可能是在茫茫宇宙中已知的數百個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的一個,它們大都是由冰及岩石構成,且遠在冥王星之外。這些天體在行星大家族中屬於小字輩,直徑僅有幾百公裏,但天文學家相信,有幾百萬個這種小行星在圍繞太陽運行,並形成一條龐大的“星帶”。1992年,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個這類天體。

1972年3月,“先鋒10號”被發射升空,它是第一個要穿過火星及木星間小行星帶、飛向更遠太空的探測器。但天文學家無法知道,它是否能安全闖過這一地段。

“先鋒10號”也是第一個到達氣體行星——木星的探測器。

隨後,它又成功飛離太陽的行星係統。雖然它還未進入星際領域,但這已開了太空探測器的先河。

在“先鋒10號”飛了25年後,雖然它仍在發回信息,1997年美國宇航局還是暫停了對它的監控。

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突然發現,一股神秘的力量作用於這個“老太空旅客”,但一時又無法找到原因,後來,這股力量竟將它向一個方向推移。

據悉,“先鋒10號”將在200萬年後到達金牛座星群。

地球光環之迷人類覺察到太陽係行星上的光環,可能是300年以前的事。

17世紀,科學家伽俐略首先從天文望遠鏡裏看到土星周圍閃耀著一條明亮的光環。後來,人們又用天文望遠鏡觀察了太陽係的其他行星,數百年過去了,也沒有聽說它們周圍出現光環。所以人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土星是太陽係中惟一帶有光環的行星。

1977年3月10日,美國、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國的航天飛行器,在對天王星掩蔽恒星的天象觀測中發現了奇跡。他們看到天王星上也有一條閃亮的光環!這一發現打破了學術界的沉默,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陣光環熱,各國派出越來越多的航天飛行器去太空探秘。

1979年3月,美國的行星探測器“旅行者l號”飛到距木星120萬千米的高空,發現木星周圍也有一條閃亮的光環。同年9月,“先驅者11號”在土星周圍又新發現兩個光環,土星周圍已經是三環相繞了。

太陽係其他行星上相繼發現光環以後,作為太陽係行星之一的地球,會不會也有光環呢?它以前有過光環或者將來還會有嗎?

人們開始了思考。

1.地球曾有過光環嗎?麵對太陽係中其他大行星光環的相繼發現,科學家們首先提出了“地球上曾經有過光環”的大膽設想。他們認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同在太陽係中,繞太陽運轉,也應該有光環。這些科學家在地球上找到了許多地外物質,他們推測這些物質可能就是地球光環的“遺骸”。

美國有一位叫奧基夫的天文學家,曾經解釋過這種光環現象的形成。他說,6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由於月球上的火山噴發,大量的玻璃隕石碎塊被拋到地球,它們中的一部分變成隕石雨降到地球表麵,另一部分則進入地球外層形成了光環。奧基夫還推測,在那個時代,地球上赤道的上空出現了光環,它在地球上投下了淡薄的陰影。據估算,這個陰影遮蔽了地球l/3的陽光,使得地球上冬天變得更冷。當時的北半球,夏季太陽的直射點位於赤道以北,這時赤道上空的光環影子正投向處於冬季的南半球,從而大大降低了南半球的氣溫。而此時正處於夏季的北半球沒有光環的影子,所以北半球氣溫正常。當北半球進入冬季以後,光環的影子也隨著移過來,從而使北半球氣溫降低而變得更冷。這種假說較為合理地回答了6000萬年前地質時代的氣候問題,解釋了當時地球上冬天氣溫異常寒冷,而到夏天氣溫又較正常的奇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