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另類謎團(5)(1 / 3)

紅外天文衛星正是接收到了它所放射的紅外線。比較四個不同接收波段的強度便可計算出該物體的溫度為90K。一般來說,恒星的溫度下限約為500K。溫度為90K,這就是說那個物體是顆行星。

而且,織女星真的也有行星係的話,它便相當於外行星。這樣一個溫度的物體隻能用波長為幾十微米的紅外望遠鏡方可捕獲到。

美國、荷蘭、英國合作發射的衛星是世界第一顆紅外天文衛星,主要用於探測全天的紅外源,也就是對紅外源進行登記造冊。

一般紅外天文望遠鏡不能探出宇宙中的低溫物體。因為大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氣體大量吸收了來自宇宙的紅外線及地球的熱,又會釋放互相幹擾的紅外線。紅外天文衛星將裝置儀器用極低溫的液態氦進行冷卻,所以才有了這次的發現。

探測表明,織女星行星係與太陽係行星一般大小。由於織女星發出的總能量是已知的,通過90K的物體的溫度便能求出織女星和該物體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可以求出該行星係的半徑。

織女星距離地球26光年,是全天第四亮星。直徑是太陽的2.5倍,質量約是太陽的3倍,表麵溫度約為10000℃,比太陽的表麵溫度(約6000℃)高。織女星誕生於10億年前,太陽誕生於45億年前,相比之下織女星要年輕得多。地球大致是與太陽同時誕生的,若認為織女星的行星也跟織女星同時誕生,那麼就可以視它的行星處在演化的初期階段。

依據行星形成的一般假說,當恒星產生時,在它的周圍散發著範圍為太陽係100倍的分子氣體雲環,因長期相互作用而分成若幹個物質團塊,進而形成行星。

東京天文台曾公布說,他們用射電望遠鏡在獵戶座星雲等地方發現“行星係的嬰兒”,也可以說是原始行星係星雲。

東京天文台和紅外天文衛星的發現,看來可以說是行星形成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深入分析和研究這兩個不同階段,以及更正確地描寫織女星的行星像,無疑是當前世界天文學界所麵臨的一大課題。

太陽係有第十顆行星嗎太陽的引力作用範圍是很大的,大約應該可達到4500個天文單位,而冥王星距離太陽最遠,不過隻有49個天文單位。因此推斷,太陽係的邊緣,遠在冥王星之外很遠很遠。在這片冥外空間,應該存在第十顆、甚至第十一顆行星。

曾經,有天文學家宣稱發現了第十顆行星,並指出行星的距離、軌道、質量、位置和亮度,但多家天文台據此尋找,卻怎麼也發現不了,因而也不可能確認它。1977年底,美國天文學家科瓦爾在天王星和土星之間發現一個環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後經天文學家半年多的努力觀測,認為它還不夠大行星的資格,基本上認為它隻是一顆小行星——這就是“喀戎”小行星。

現在,我們完全可以不借助已知行星的偏移來尋找新的行星了!空間探測器的精密儀器已經伸進了遙遠的行星際空間,20世紀70年代美國先後發射“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它們都擔負著考察太陽係外圍空間的重大任務,在一路上飛掠過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後,會飛出太陽係,到茫茫的宇宙中去探索!但就目前發回的照片及資料中,還沒找到新行星的證據。

地麵上的天文學家並不泄氣,他們一邊等待航天飛船帶回更新更奇的成果,一邊也堅持不懈地借助大型望遠鏡搜巡天空。

太陽係外的九顆新行星據《北京晚報》2000年8月8日報道,正在英國曼徹斯特舉行的國際天文聯合會昨天宣布,天文學家又發現了太陽係外的9顆新行星,其中包括一個在地球“後院”發現的木星大小的巨大行星。

至此,科學家們在一周內宣布發現的新行星數目已達10顆。

與會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對發現具有人類生存條件的其他地球類行星有信心。他們認為宇宙中肯定存在溫度合適、不結冰也不蒸發而保持液體的行星。在過去的5年間,科學家們已發現了50顆其他星係的行星。

繞太陽運行的神秘天體英美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已飛行很久的“先鋒10號”宇宙探測器竟給他們帶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一個新的天體正圍繞太陽運行。

觀測者們還沒有見到這一天體,但他們堅信它的存在,因為“先鋒10號”的軌道因它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