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的時機和前景
世界上已建立的各種軍事互信機製,都是經曆了激烈軍事衝突,但沒有一方獲得完全勝利,在明顯的軍事相持態勢下,經由雙方談判建立的。顯然,軍事衝突進入相持階段,是建立軍事互信機製的時機。原因在於,軍事衝突進入相持階段,表明衝突雙方都已明確不具有完全擊敗對方的絕對優勢,而且此前的激烈衝突已使雙方迫切需要調整、恢複,因而緩解衝突、防止衝突進一步激化,逐漸成為衝突雙方的共識和共同選擇。但是,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卻有完全不同的時機判斷標準。兩岸軍事衝突的相持階段早已結束,大陸對台灣的壓倒性軍事優勢已經不可逆轉,正是在這一背景上,建立這一機製成為了兩岸關注的熱點之一。這一事實充分顯示了,對於建立這一機製時機的判斷,也表現出明顯的兩岸關係特色。
雖然馬英九宣稱,兩岸簽訂和平協定、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製“沒有急迫性”,但兩岸對於建立這一機製的關注持續增強的事實卻越來越清楚地顯示了,建立這一機製已經具有了明顯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即出現了建立這一機製的重要時機。本文第一部分關於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是兩岸和平發展進程重要組成部分的論述,實際上也是對於建立這一機製的迫切性的論述。僅對其基本論點略作重複:盡管兩岸關係已有重大改善、台海局勢明顯緩和,但台灣仍然具有對大陸的疑慮、畏懼,甚至某種程度的敵意,這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深入、鞏固具有重要不利影響。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將有助於有效地消除這些疑慮、畏懼和敵意,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進入深水區後應受到兩岸共同重視的重要舉措。顯然,建立這一機製的迫切性,已有越來越明顯的表現。同樣,在2008年以來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的可行性也有越來越清晰的表現。首先,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已經確立,並且在兩岸日益深入人心;其次,幾年來,兩岸多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的交流持續發展,軍事領域的交流實際上已經開始。這些為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創造了氣氛、提供了條件,從而形成了建立這一機製的可行性。所以,應該認識到,現在已經出現了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的重要有利時機,需要及時把握。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的兩岸關係特色,決定了建立這一機製的特殊困難,對此須有充分估計。但是,建立這一機製的迫切性和可行性的事實已經越來越明顯和表明,這一機製是完全可以成功建立的。關鍵在於,兩岸必須堅持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現在對於建立這一機製,大陸方麵態度積極、明朗,而台灣方麵卻表現猶豫甚至消極。對於台灣方麵受到島內外多種因素的牽製、幹擾,大陸方麵是理解的,因而不會對台灣方麵強求。但需要指出的是,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的時機寶貴,兩岸都應及時把握,爭取早日啟動建立這一機製的進程。可以預料,建立這一機製的進程啟動後,肯定會遭遇諸多困難。但同樣可以預料,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重要組成部分的,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經過兩岸共同努力,其前景肯定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