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憶君芙蕖盞(2 / 2)

涼花站直身子,與央棲鸞又說了許多體己的話。

央棲鸞注意到她先前擱置在玉石桌上的芙蕖花盞,便問道:“那花盞的形狀生得真是奇特,而且,自從涼花姑娘帶那花盞進入沁芳亭之後,這裏便再也沒有任何炎熱之感了。”她蹙著眉頭瞥著那芙蕖花盞,想了想,道:“那花盞可是有什麼奇特之處,能驅炎散熱?”

涼花哦了一聲,轉身將玉石桌上的芙蕖花盞拿了起來,問道:“公主殿下說的可是這個?”

央棲鸞輕輕頷首。

涼花抿唇淺淺一笑,密如蝶翼的眼睫毛微斂,遮住了她水眸中的奇異流光,她道:“其實這花盞是一個故人教涼花製作的。那時涼花尚小,受不得酷暑炎熱,那位故人便請了天地間最好的良工巧匠來為涼花打造一個夏能避暑、冬能禦寒的神奇之物……”

“便是這盞芙蕖花盞?”央棲鸞驕傲的美麗麵孔上終於有了一絲羨慕之色。

“是。”涼花頷首。

眾人皆沉默著,這時風過小亭,吹翻了如翡翠一般碧綠湖中的浮萍與花葉,亦吹翻了亭中侍女寵婢們的羅裙,那些花葉和羅裙在清風中搖曳不止,瘋狂迷人醉眼。隔亭花影幢幢,一抹一抹落到涼花如月如雪般皎潔皓白的臉上,投射出一波又一波的燦然波光。溫暖而明晰的一點點波光,淡得像蝴蝶的觸須,更像是一個誰都不忍打破的美夢。

那年,她還隻有十二歲,還是最嬌嫩最紈絝的年紀。

蜀地遭遇百年難得一遇的旱災,炎熱無比,連身居高位的青城宮也殃及到了。但青城宮的地理位置到底是好的,蜀地遍地成災,青城宮還可以維持著以往的素簡生活,艱難度日。因蜀地首府錦官城太多人因此而罹難,他們找不到避身之所,便大量擠入尚且還平安的青城宮。

剛開始的時候,笙哥哥還有能力接收,但到了後來,越來越多的人擠入青城宮,青城宮既供應不了他們所有的衣食住行,也不能阻止疾病的爆發。

就是在那個時候,涼花被傳染上了瘟疫。

笙哥哥身在江湖,心卻兼濟天下,他為了解決這個大旱災以及旱災帶來的瘟疫問題,派人到各地去尋找名醫良方。

最後曆經千辛萬苦,他終於尋找到救蜀地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法子。

可結果便是,他救是救了蜀地百姓,但剛到蜀地的涼花本來就不適應這裏的生活,又被傳染上了瘟疫。治好之後也不免落下了病根。

那個病根便是,怕熱,嗜涼。

為了讓涼花過得不那麼痛苦,他又散盡千金,聘請天地間最好的良工巧匠來為她打造一個夏能避暑、冬能禦寒的神奇之物,那神奇之物便是芙蕖花盞。

講到這裏,涼花靈動清湛的眸子裏有水光瀲灩肆意,風淡淡吹過,無胭脂粉黛的一張清水靨依稀還在夢中般,恍若隔世。那些早已沉澱在日光裏的光和影,都隨著風淡得如一片淺淺的雲,瞬息光華,流轉無聲,遺失無影。

話畢,涼花吸吸酸澀的鼻子,道:“是故,涼花對這種花盞製作方法的記憶實在是記憶猶新。”

央棲鸞聽罷,好久才回過神來,道:“這個故事,很深情很感人。”

涼花澀澀一笑,道:“是啊,是很深情很感人,可惜沒有結局。”那個沒有結局的故事,又何來深情何來感人呢?涼花在心底自嘲地想。

央棲鸞微微點點頭,卻不想談論這件事過多,道:“是。”

見央棲鸞對這盞芙蕖花盞很有興趣,涼花抿唇一笑,道:“涼花見這些日子來,無憂城裏的天氣變化得快,熱氣炎炎,猶如炙烤,公主殿下顯然是熱壞了才到這沁芳亭來的吧。”話畢,她凝神想了想,將手中的芙蕖花盞遞給央棲鸞,真誠道:“公主殿下若是不嫌棄,涼花便將這敝物贈與公主殿下了,也好緩解一下公主殿下的炎熱之感。”

央棲鸞微有心動,卻礙於麵子,遲遲不肯接過,道:“涼花姑娘太客氣了,這芙蕖花盞自然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珍寶,涼花姑娘贈與我,我歡喜還來不及呢,又何來嫌棄之說?”

涼花淡淡一笑,“公主殿下謬讚了。”

不等央棲鸞再次說話,涼花便主動把纖纖手中的芙蕖花盞遞給央棲鸞身後的侍女,那侍女也夠機靈,察言觀色諸久,也猜到公主對這盞芙蕖花盞早有意。於是,她順手便接了過去,護的好好的。

央棲鸞這才轉身離開。

望著她們這一群花花綠綠的背影浩浩湯湯地離去,涼花終於露出這麼久以來最開心的一次笑容。

白哥哥,涼花終於可以找到你了,你可一定要等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