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嚴酷的“責任製”,保證了南京明城牆建造過程中的高質量,城牆上的牆磚至今扣之清脆有聲。
4.城磚銘文的文化 南京明城牆,據初步估算共耗費了數億塊城磚。由於城磚來自各地,故其城磚材質的土性也呈多樣性,如有粘土、沙土、高嶺土等。
這些城磚大多數留有銘文,少則一字或一個符號、記號,多則七十餘字,這不僅是南京明城牆的一大特點,也是南京明城牆曆史文化遺產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京城磚銘文的書寫者,大體可分“書齋式”與“民間式”兩類。前者屬官府內的官吏文人、鄉間的秀才,也許隻要沒有寫錯,就不會有殺頭之慮的緣故,其字體流暢工整,點、撇、勾、捺極具文人氣息。
後者屬於粗通文墨、甚至沒用筆寫過字的工匠,當磚坯出模後,隻是揀了身邊的一根小樹枝,在磚的一側小心翼翼留下所在縣、甲以及自己的名字,稚拙的字體上透出幾許村野之氣。
城磚銘文的字體,篆、隸、魏、楷、行各體皆備,蘊含著淡淡的金石味。其中有一種書體最具神韻,在我國書法字典上,也難找到它的歸屬,卻一筆一劃不扭不顫,那是來自民間的書法藝術。
從銘文技法上,又可分為模印、章印、刻劃三種形式。其中,銘文的雙線模印由於字體的筆劃較細,故對製磚泥土的質量有較高的要求。
南京明城牆的城磚銘文,為後人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十分珍貴的曆史資料,有些填補了史料的不足。為我國曆史學家進一步研究南京城磚產地的分布,我國漢字在明初的簡化字與異體字,我國民間的書法、篆刻藝術,我國姓氏文化在明初的演變以及明初實行的責任製等,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通過對城磚銘文的研究,還能發現不少明以前燒製的城磚和一定數量明以後的為修葺城牆而燒製的清代城磚,為我們認識南京城牆的發展和變遷,提供了實物佐證。
明代南京城集我國古代城池建設之大成,其平麵布局突破我國都城方正的傳統,從軍事防禦出發,因地製宜,使城牆穿插在自然山水之間,雄偉、古樸,迤邐曲折,蜿蜒起伏,形似蛟龍,山水城林,相得益彰,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驕傲,也是世界城池建築史上的雄偉奇觀。
(二)南京城牆的曆史價值
南京城牆是一件曆史的藝術品,它已經成為南京的城市名片。它作為一件能夠融合現代功用和曆史文化價值的建築物,卻具備了豐厚美學、旅遊、曆史、學術等價值。
1.美學價值 南京城牆是一件曆史的藝術品,它理所應當地具有巨大的美學價值。藝術家、文學家都可以從中尋找藝術創作的靈感。人們可以從中挖掘這一建築物的壯美。
2.旅遊價值 南京是我國最著名的旅遊城市之一。去南京旅遊,就不能不去城牆邊撫摸一下曆史,去台城感受南京城的蒼茫。這時,旅遊等價值就突顯出來了。
3.曆史價值 城牆本身最根本的身份是建築物,那麼南京城牆作為一件偉大的建築物,它對考察我國古代城建曆史、技術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偉大,可以從中得到最佳的闡釋。這也為我們尋求我國現代建築藝術與建築設計的突破提供一個可資參考的文本資料。
4.學術價值 美學價值、建築城建價值其實都是學術價值的一個方麵。另外,正如前麵所述,城牆上的城磚,它表麵鐫刻的文字等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手研究南京明清時代經濟、人文等的珍貴資料。
當然,南京城牆的價值絕不僅僅是以上這些,它還有更多價值有待我們去進一步研究發掘。
明城牆是南京曆史發展中不可替代的城市生命印記,曆經六百多年風風雨雨,見證了南京這座古城的興衰成敗。
從明朝的輝煌壯麗,到今天的斷壁殘垣,歲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為了能讓後人繼續瞻仰這座古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宣傳保護明城牆,為明城牆創造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