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寧願保持適當的距離(1 / 2)

在冷風瑟瑟的冬日裏,有兩隻困倦的刺蝟想要相擁取暖。但無奈的是雙方的身上都有刺,無論怎麼調整睡姿也睡得不安穩。於是,它們就分開了一定的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又湊到了一起。幾經反複折騰,兩隻刺蝟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又能互相取暖,又不至於刺到對方,於是舒服地睡了。

這個故事折射出了團隊合作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應該如何把握的問題。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所以,在融入職場團隊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控好人際關係的命脈。如果能將人際關係處理得完美無瑕,那麼你的工作就會得心應手,遊刃有餘,而這關鍵就在於那段亦遠亦近的“職場距離”,這個距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必須保持在適當的範圍之內,因為一段恰當的距離是協調團隊關係的“調和劑”。

在羅文送信的途中,有一個沉默寡言的馬車夫,他是本書中最具智慧感的一個人,這個人是“送信團隊”中比較重要的一個角色,書中對他的描述也很細膩,從中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很懂得把握人與人之間交往尺度的人。比如,有一段內容是這樣描述的:“但是,馬車夫卻好像一個局外人,無論對炸雞還是對我們的談話都沒有絲毫興趣,我甚至敲了敲車門,還踢了一腳,可是,他毫不理睬。”

馬車夫的聰明之處顯而易見:他明白職場中最好的距離是什麼!

距離,是一種空間感,更是一種人際觀,它是辦公室中必須麵對的問題。在小小的辦公空間中,人來人往,到底該如何掌握距離?如果和同事刻意保持距離,冷眼相對,會被人認為你太孤傲;距離太近,則可能發生不必要的摩擦。距離不是一個簡單的空間問題,更是心理間的、影響人與人之間交流協作的非常深遠的職場問題。

小關在剛參加工作時,內心本著“與同事們抱成團”的想法,刻意疏遠領導,和同事形成一個“小團體”,他以為隻要認真做事,和同事團結好,就能暢遊職場,可是3個月試用期還沒到,小關就被炒魷魚了,因為領導覺得小關根本就不把自己放在眼裏。

不久後,他又找到了一份工作,有了上次的前車之鑒,這次他開始頻頻在領導前麵獻殷勤,開會時總搶著給領導端茶倒水,隔三岔五地跑到領導辦公室談工作……漸漸地,他發現同事們開始疏遠他,並經常用鄙視的眼光看他,他還聽到同事在背後議論他,說他是個典型的“馬屁精”,他還曾經無意中聽到領導說他“太愛出風頭”。

小關陷入了困惑,他不明白,自己到底該如何把握好職場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其實,能夠保持正確的交往原則,就是最好的距離感,我們不妨將同事之間的交往原則仔細歸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