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老板,不少職員的心中好像都不爽,認為老板和自己,就像是兩個階級,是永遠都無法坐到一個談判桌上去的;談到老板,痛恨之情就會油然而生,在很多打工仔看來,老板的可惡程度不亞於黃世仁,於是每個員工心中都積滿了對老板的抱怨。
為什麼人們可以原諒任何人的傷害和過失,卻總是不能理解和原諒自己的老板呢?唯一可以解釋得通的就是,雙方彼此之間存在著很強的利益關係,這種利益關係會誘發很多衝突,這時所有的理解都被衝擊得煙消雲散了。
正如哈伯德在《致加西亞的信》中說的:“但是,如果要同情的話,也讓我們為那些在努力經營大企業的老板流下同情的淚水,他們在下班鈴響之後仍然要加班加點,他們頭上的白發因為要竭力約束那些漠不關心、沒有能力又敷衍行事、忘恩負義的人而日益增多。”
經營管理一家公司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各種問題都要去應對,來自各方麵的壓力,隨時隨地都會讓老板變得煩躁易怒。要知道老板不過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會有缺點和悲喜變化。他之所以成為老板,不是因為他有多完美,而是因為他有著超乎常人的才能。因此,首先我們要用理解的態度來對待老板,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去同情那些辛勤經營企業的老板們,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上班”與“下班”的概念,在他們的世界中,隻有無止盡的工作。
許多職場中人,認為自己不能被重用是因為老板的狹隘,認為老板嫉妒自己,害怕自己對老板的地位造成威脅,甚至認為老板痛恨有才能的人。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沒有一個老板不喜歡有才幹的人,因為公司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人才的力量,那麼他們惜才愛才的心就可想而知了。
這種想法的產生,源於自私狹隘的心理。事實上,老板希望每個員工都能盡其所用,他們會暗地偷偷觀察每一個人的能力、品格和人際關係等,老板一般不會輕易否定一個人,除非這個人確實缺乏能力,品格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他才會考慮解雇。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不會因為自我的主觀意識而做影響事業發展的事。
因此,員工應該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試著去理解你的老板,這並不難,而且還能讓自己贏得老板的器重。
就算老板不感激你的理解,但我們依然要養成這種為老板著想的習慣,因為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方式化解自己和老板之間的隔閡,我們就可以為自己贏得機會和成功。
一個人在一家私人公司做總經理助理,在很多人眼裏可能他隻要協助老板處理一些相關事務就夠了,可老板總是給他安排很多“份外”的事情。有一次為了趕貨,他在生產車間,整整幹了三天兩夜,等貨按時趕出來後,老板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但並沒有向他表示感謝;還有一次老板去外地談生意,非要帶著他去,這一去就是一個禮拜,他忙裏忙外為老板打點事務,累得夠嗆;還有一次,業務部接了一單生意,老板讓他去談判,並告訴他一定要將訂單拿下,他勉為其難地去找客戶談判,曆經波折,終於拿下。
在當時的他看來,老板實在是一個無情的劊子手,怎麼什麼事都要他去做,無非就是想折磨他!
後來他自己做了老板,事業有成,他忽然理解了當初老板的良苦用心。如果那時,他不下車間工作,就不會在高壓力的工作下學到那麼多新方法和新技能;如果他沒有陪老板出差談生意,辦事能力就不會飛速提高;如果他沒有去和客戶談訂單,談判能力就不會有很大的進步,現在,他忽然覺得應該感謝他的老板,沒有老板的“折磨”就沒有現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