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做自己的事,讓拖延見鬼去吧(2 / 2)

拖延這個毛病,看上去暫時好像沒什麼大礙,很多人都有拖延工作的情況,甚至有時候因為拖延帶來的壓力,人變得更緊迫和敏捷,工作反而完成得更出色。

可是,這種拖延反變好事的情況真是太少了。當拖延變成習慣,當自己身不由己地在各種事情上拖延,無數次將希望寄予“第二天”的時候,拖延就已經變成了一種病態,需要認真地治療和根除。

這一職場新“頑疾”雖然很難對付,但並非不可戰勝,讓我們來為其對症下“藥”吧。

首先,承認拖延是一種不好的工作方式,並下決心做出改變。但是觀念的改變僅僅是第一步,其實拖延來源於內心的懶惰,拖延這種行為比較頑固,絕不可能是嘴裏說改變就能改變的,我們也不可能靠環境的改變而在一夜之間洗心革麵。長期形成的習慣隻能靠行動來慢慢消除,然後以新的良好的習慣來替代。改變拖延習慣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但還是有很多值得借鑒的辦法,比如將自己拖延的事情記錄下來,然後製訂合理的計劃,並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改變,說服自己馬上進入工作狀態,哪怕隻工作很短的時間。

其次,樂觀地麵對並接受眼前的工作。其實,當你真正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你原本認為很不願意麵對的工作中時,或許你還會收獲意外的驚喜。而步步後退的拖延不僅不會解決任何問題,而且通常會讓問題變得更複雜。

最好把工作分成許多單獨的小塊。這樣可以一點一點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還可以有效地緩解工作的壓力,關鍵是,你會發現,一切都在你的計劃中慢慢落實,這會給你帶來強烈的工作激情,不知不覺,你會在一種積極的工作狀態中,戰勝拖延。

別忘記調整你的心情。好心情是積極工作的催化劑,在調整心情的過程中,可以去做一些平時不願意做的事。應該學會一種到兩種讓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這很管用。它會讓你更有效率、更有熱情地工作,並且克服拖延。

最好能看到完成某事的好處。這是一種很有效的心理暗示,可以給你力量去更積極地完成一些看來很難完成的事情。把這件事帶來的好處羅列出來,再將因拖延所帶來的弊端寫在旁邊,這種對比方式有助於激發一個人的鬥誌。

最後要學會自我獎勵。自我讚賞是很重要的,人在自我獎勵中會更有信心和勇氣去完成充滿挑戰的工作,同時你會發現,以前的拖延不過是一種愚昧的行為。

想想拖延帶來的後果,如失去機會的失落感、效率低下的失敗感、荒廢時光的虛無感等,這些足以給予一個人變勤快的動力,並帶領其遠離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