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潛艇總動員》的出現,還要稍往回倒帶,說一說另一部國產動畫電影《魔比斯環》。《魔比斯環》是《潛艇總動員》的製作公司環球數碼創意控股有限公司走過的一大段彎路。
2005年推出的中國第一部三維動畫電影《摩比斯環》,承載著龐大的野心。該片集結了好萊塢的導演、製片,300多人的團隊,耗資1.3億,耗時5年。但由於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宣發缺乏經驗,這部大製作最終遭遇票房滑鐵盧,整個團隊也麵臨解體。最後通過資本運作,公司才得以重新出發。
經過這次失敗,環球數碼開始認真研究市場需求。以前定位在國際,現在他們終於明白,中國動畫要想打入好萊塢極為困難。滿足中國本土觀眾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在行業裏已經13年,技術已經沒有太大差距,現在積累的是創意和故事。外導在創意上對我們幫助不大,中國人需要什麼故事,自己最清楚。”肖勇說。而觀察這幾年動畫電影市場的發展,他們更加清楚地意識到,接地氣的中低成本電影比大製作更討喜。於是,環球數碼明確了創作思路: 在“六一”兒童節,給3-10歲的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帶來合家歡動畫片。
為什麼不用電視劇集做鋪墊?
肖勇解釋道,“環球數碼的專長是三維動畫。我們是中國最早的三維動畫公司。製作三維動畫的成本是二維動畫的兩到三倍。做電視劇集的話,性價比很低。”而且,基於對快速爆發的市場的判斷,環球數碼認為,電影市場相對電視市場更為成熟,原創動畫電影一定有自己的市場。但因為有風險,所以也是在逐步加大投入。
於是,2008年兒童節,《潛艇總動員》公映。但是,300多萬的票房成績,以及並不理想的口碑,讓這次“轉身”看上去不華麗。但環球數碼有心理準備,因為它已經醞釀著一個長期戰略。經過試水、再調整的過程,2012年麵世的第二部《潛艇總動員》,成為“六一”當天國產影片票房第一,總票房達到1700萬元。2013年推出的第三部,截至端午節結束,票房達5200萬元。
不斷改進的創作與製作
為了開發新項目,環球數碼旗下設有多個創作小分隊。他們先做角色設計,編故事線,畫草圖,做短片,然後拿三到五個方案出來對比,選擇一個來開發。策劃《潛艇總動員》時,創作人員認為陸地上的動物已經被開發得太多,於是想到了豐富的海底世界。“周圍有很多人喜歡潛水,這是種很有趣的體驗,於是我們想到用潛艇帶觀眾潛到海底。隨著劇情發展,又不斷增加角色,小遊艇、摩托艇等等都加入進來。”
還有參考日係動漫創作的《魁拔》係列電影,憑空創造出“元泱境界”的架空世界,構建了一個宏大的世界觀,講述8歲少年蠻吉與養父蠻小滿一起,克服重重困難,抗爭元泱境界中最可怕的災難——魁拔的熱血故事。六一期間上映的另一部動畫片《辛巴達曆險記》則是根據《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改編的,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將國外經典神話故事改編為電影。
今年,新項目的多樣化開發,新形象的多元化開掘,遠超過往。與此同時,國產原創動畫片的製作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潛艇總動員》三部影片,每一部都比前作的製作水平高出一截,肖勇將其稱作“三級跳”。首先是故事開發上更圓熟,第三部甚至在劇情中加入了四段與現場觀眾互動的內容;另一方麵是技術上的革新,第一次采用了針對兒童的立體視覺技術,根據兒童視覺反應特點,讓他們看3D不會產生眩暈感。